第1章 看千古歲月匆匆,歎無界紅塵春秋(1 / 2)

幽幽宇宙,有一大陸無邊無界。有碑自天而降落於大陸中心,碑身銘文“無界”,故稱此大陸為無界大陸。無界大陸不知什麼歲月有了人這個物種誕生了,初時人與獸無異。不事生產,不食五穀,不蔽衣體。又因體質先天薄弱常常淪為野獸口腹之食。然曆經磨難有聖人依次而生,有巢氏教人築巢而居,遮風躲雨;燧人氏鑽木取火,結束了茹毛飲血;神農氏嚐遍百草,留下五穀之種。人類自此抱團而居,以氏族血脈為紐帶,男人一起打獵,驅逐野獸;女人一起種植紡織。

縱有前賢先聖教化萬民擺脫愚昧,開啟靈智,然而人力有盡時。天生萬物,非人類一枝獨秀,有洪荒遺種,天生神通。雖靈智低下但壽命幾乎無窮無盡,一旦出世行動不分善惡,但憑本性。有毀天滅地,移山倒海之威能。又有妖族,乃獸中異種得天地之造化,靈智全開化作人形。更有大造化者,窺得一絲大道之機,修得大法力大神通。騰雲駕霧,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統領一方妖獸,成就一方霸業,號稱妖王。妖王身與人相似,有激進妖王認為人軀乃天地修煉的最佳形態,是群妖的終極進化方向,人族無實力卻與他們相似,乃是褻瀆高貴的尊嚴,更擔心人族一旦開啟修煉將超越諸天百族,威脅他們的統治,對在他們領土上的人族,驅獸群攻其駐地,獸入人群不分老幼婦孺,撲而食之。僥幸活下來的族群托庇於非激進派妖王名下,每逢祭祀獻上族中最美麗的處子和剛出生的童男童女供妖王享用。這段充滿著血與淚的歲月被後世稱為“黑暗歲月”。

人族先祖在黑暗歲月內忍辱負重,傳遞著人道種族的香火延續。終於有一天伏羲氏和女媧氏誕生兩位絕代天驕,兩人道骨天生,觀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四時變化而悟道,創造出了屬於人族得修煉之法。伏羲氏和女媧氏結為夫妻,成為天下人族的領袖,教人族他們的修煉之法,帶領人族反抗妖王的暴動統治。二人在與妖王的血戰中修為突飛猛進,自創的修煉之法不斷完善。二人更是在一次陰陽交泰中發掘了自身的血脈奧秘,打開身體的枷鎖,創造出合擊秘術“龍蛇合擊”,所向披靡。帶領人族與妖王九戰九捷,合擊秘術一旦施展無論多少妖王圍攻,都隻有被鎮殺的份兒。

終於幸村下來的妖王紛紛臣服,尊伏羲氏為天皇,女媧氏為地皇。伏羲天皇以無界碑為中心圈東西南北縱橫十萬裏之地為中土神州,出邊界為四荒。人族居中土神州,遷妖族於四荒。伏羲女媧立神朝,伏羲氏為帝族,女媧氏為後族。兩人於大陸中心築成定都,因在洛水河畔稱之為“洛京”。無界百族紛紛獻族中藏寶五色泥,昆侖石,不死神木用來築城。洛京修成之後,氣勢恢宏。天皇夫婦又采五方之精,祭煉一座寶塔懸於洛京上空,昔年生命力頑強殺而不死的妖王皆投入塔中煉化,一王死而塔外生出一圖騰形狀的紋飾,塔成之日已有三十六道圖騰,神威衝天,神州並四荒凡修煉有成的人或妖,無不感受到一股無上偉力自洛京而出。

後天皇地皇推演完善修煉體係,已人對天地大道的領悟以及力量的運用將修煉分為九境,是曰:“一元境,兩儀境,三才境,四象境,五行境,六合境,七星境,八卦境,九宮境以及十方境。”天皇地皇當時都是九宮境大圓滿,未觸及十方境,但二人合擊之術卻超越九宮境,方能碾壓諸妖王,故二人推測九境之上有第十境。若修為達到第十境,或可破開這方土地的束縛,邀遊宇宙。

神曆三百六十五年,天皇地皇羽化飛升,其子大禹繼位,禹再傳子啟由此帝位相承至十三世帝辛繼位。帝辛繼位後,四荒動蕩,有古妖在西荒取妖族秘寶,招妖帆和聚妖鼓,此二寶乃是當年眾妖王與伏羲最後一次大決戰時聚集妖部眾將所築,妖帆一展開,妖鼓一響天下群妖皆至。帝辛等天下群妖聚集西荒,親率神朝百萬雄師與妖族決戰,欲畢其功於一役。某戰大勝得青丘狐族九尾天狐,名曰妲己。青丘狐族一旦修成人身便豔絕天下,尾數越多不但其天賦潛力越可怕,姿色更是傾國傾城,帝辛一見鍾情,將妲己納入後宮。不久京都傳來噩耗,後氏當代女媧突然身中天下第一奇毒,“曼莎珠華”暴斃而亡。帝辛急率親信回洛京,然一時間輿論紛紛,世人皆認為是帝辛欲納九尾妲己為後,但依祖製後必須是當代女媧,唯有毒死女媧方能納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