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孩子也塑造成天才

這是一本神奇的書,也讓哈佛大學的校長柯蘭特拍手稱讚,他曾說:“我建議全世界的父母都讀一讀《俗物與天才》,我希望在哈佛出現的全是小塞德茲這樣的天才。”

事實上,翻開這本書,就能看到本書最直接的觀點:孩子是天才還是俗物,與先天遺傳關係不大,主要看後天的生長環境和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

對於父母和社會而言,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孩子是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能夠擁有更加優秀的素質和品德。

可是,麵對智力平平的孩子,許多父母往往錯誤地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可能是天才。但是,將孩子的行為表現作為判斷的標準,顯然是錯誤的。

《俗物與天才》的作者鮑裏斯·塞德茲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天才,這個結論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塞德茲根據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得出的正確結論。

塞德茲發現,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原本擁有天才潛質的孩子,因為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而淪為俗物,這讓他心痛不已。

為了糾正“天才遺傳論”這種錯誤的認識,也為了讓父母了解正確的教育方法,塞德茲寫下了著名的教育學論著——《俗物與天才》。

這本書一經出版,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人們爭相傳閱、討論,驚歎於一個個鞭辟入裏、深刻可行的教育理念,並將此書奉為教育孩子的“聖經”。

塞德茲認為,盲目地給孩子設立一定的規矩,讓孩子生活在充滿各種規律、戒條的環境中,各種行動都會受到壓抑,這樣隻會培養出循規蹈矩、沒有自己思想的俗物。

正是教育環境的不同,造成了天才與俗物之間的不同。父母要幫助孩子開啟智慧,觀察、認識和了解社會,同時,幫助孩子找到興趣愛好,讓他熱愛知識。

一旦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知識的熱情,不用父母督促,孩子就能因為這份熱情持續不斷地學習,並且樂在其中。

可以說,這樣的孩子都是天才,事實上,查看關於偉人或成功人士的記錄、傳記等,我們就可以發現,他們的成功都歸功於教育。

塞德茲研究了《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並在對兒子小塞德茲的教育中進行實踐。同時,他將自己對心理學的研究也融入其中,發展了一套更加完備的早期兒童教育方法。

正是在這種方法的培養下,小塞德茲的智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開發,成了聞名世界的小天才,在11歲時,他就考入了世界知名高校——哈佛大學。

《俗物與天才》正是在此基礎上寫成的。在本書前半部分,塞德茲先闡釋了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後半部分,又以小塞德茲的成長經曆為主線,論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實踐過程。

我們由此得知:一個孩子,即使天賦極高,如果得不到正確的教育,他的天賦也會漸漸消失;同樣的,一個普通孩子,如果可以得到正確的教育,也能成為一個天才。

時至今日,書中提到的一些教育誤區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糾正,但仍有許多教育錯誤沒有得到改正,這些錯誤在很多父母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所以,即使到了今天,本書仍在發揮強大的作用。

為了給廣大父母以啟迪,讓孩子得到正確的教育,我們重新編譯了此書。在忠實於原著的基礎上,盡可能地使語言通俗易懂,同時也采用了現代人容易接受的語言風格,避免了枯燥無趣,使可讀性大大增強。

孩子的未來掌握在父母手中,孩子是成為俗物還是天才,全看父母提供怎樣的教育環境,進行什麼樣的教育。希望閱讀本書後,父母能從中找到解決教育困惑的答案,把孩子培養成真正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