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
“按揭”一詞源自英語“Mortgage”,其含義即為“抵押貸款”,又為“商品房抵押貸款”,它是指抵押人(借款人)將其合法擁有的物業作為抵押物抵押給抵押權人(貸款人),保證抵押權人為第一受益人並保證履行商品房按揭(抵押)貸款合同項下的全部義務,從而從抵押權人處取得一定數量的貸款。
按揭可以分為現樓按揭貸款和樓花按揭貸款。現樓按揭是指借款人借款購買現樓,而以購得現樓當做抵押。樓花按揭是金融機構對購買樓花(尚未完工前整棟、分層或分單元先預售的樓房)的置業者提供的以借款人依據購房合同具有權利為抵押的按揭貸款。
“按揭”具有房地產抵押及分期還款兩層含義。它是指按揭人將物業的產權轉讓於按揭受益人(銀行)作為還款保證;按揭人還款後,按揭受益人將物業的產權轉讓給按揭人。
博客
Blog的全名是Web Log,中文意思是“網絡日誌”,後來縮寫為Blog,而寫Blog的人理所當然就被稱為Blogger(博客)。Blog是“一種展示個人思想,其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並且不斷更新的網絡鏈接”。簡單地說,博客是一類人,這類人習慣於在網上寫日記。
Blog的思想最初要追溯到計算機誕生的年代,但一直到1997年,Blog這個詞彙才被John Barger創造出來,1999年之後它得到了迅速發展,這要得益於麥特·德拉吉的一則克林頓和一位白宮實習生曖昧關係的報道,這則報道引起的各種思考到現在也沒有完全停止。德拉吉報道使人們開始思考個人網絡出版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對未來生活造成的影響。同年,美國一家小軟件公司Pyra的三個創始人為了開發一個複雜的“群件”,編寫了一個小軟件,目的是便於交流想法和體現團隊協作。使用的過程中,他們發現這個小軟件對普通人也很有用,於是他們共享了這個軟件。這就是Blog的起源,這個公司就是大型網絡公司Blogger.com的前身。
丁克
丁克,亦即DINK,是英語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縮寫,直譯過來就是有雙份的收入而沒有孩子的家庭。丁克家庭的夫婦主張擺脫傳統婚姻生活中傳宗接代的觀念,提倡過有質量的、自由自在的“二人世界”的生活。
與“丁克”相關的詞語有:
丁克族:固守雙收入、無子女的丁克家庭模式的都市人群,他們大多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後出生。丁克族有比較好的學曆背景;消費能力強,不用存錢給兒女;很少用廚房,不和柴米油鹽打交道;經常外出度假;收入高於平均水平。
白丁:曾經把丁克當做一個目標,宣稱自己要丁克的人,過些時間又放棄了丁克的計劃。這種人通常被稱為“偽丁克”,或者是“白丁”,意思就是“白白地丁克了一回”。
丁克ing:丁克進行時,也就是那些仍然在堅持丁克方式的人。
丁狗:亦即Pinkod,這是一群發誓要把丁克發揮到極致狀態(或者說把丁克進行到底)的人,結婚雙方養小孩改為養狗。
黑客
“黑客”一詞可以追溯到幾十年前第一台分時小型電腦的誕生,在ARPAnet實驗剛展開的年代,有一個由程序設計專家和網絡名人所組成的,具有分享特點的文化社群。這種文化社群的成員創造了“hacker”這個名詞。
所謂的黑客,始於20世紀50年代,最早的黑客出現於麻省理工學院。當時黑客們提出一個口號:計算機為人民所用,即computer for every people!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那時大部分都是大型計算機,隻有大型公司、國家政府才有可能用得起。他們覺得計算機作為未來的一種重要工具,應該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所使用。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才出現了個人PC。
當時的黑客與現在所說的黑客是不同的,他們是電腦史上的英雄。黑客們不僅建立了Internet,還發明了現在使用的UNIX操作係統;黑客們使Usenet運作起來;黑客們讓WWW運轉起來。總之,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如此廉價的信息資源。
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