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篇(1 / 1)

坎門—生門(欲望之門)

離門—死門(救贖之門)

乾門—休門(順耳之門)

坤門—驚門(驚醒之門)

巽門—景門(癡傻之門)

震門—杜門(無人之門)

兌門—開門(生死之門)

艮門—傷門(感情之門)

所謂生門:人生開悟,贖罪無門,心有悔恨,轉入死門,即為生門。

所謂死門:一生向善,散財助人,生老病死,轉入休門,即為死門。

所謂休門:論處善惡,養身處決,多餘開化,轉入開門,即為休門。

所謂開門:生死不滅,因果輪回,不覺感情,轉入傷門,即為開門。

所謂傷門:身不由己,善惡不分,生死相隨,轉入景門,即為傷門。

所謂景門:眼界平重,生死徘徊,生死無憂,轉入驚門,即為景門。

所謂驚門:褒貶無語,通順化愚,如何生存,轉入杜門,即為驚門。

所謂杜門:無為亂做,岔路崎嶇,難分難舍,轉入生門,即為杜門。

生死休開,傷景驚杜,八卦八向,八分八人,轉生入死,造化弄人。

自混沌初開女媧造人以來,人間就被視為天神曆練的煉獄,輪回轉世下生為人,這混蛋的懲罰將人一一區分。難逃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和七情六欲的現實折磨。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意念感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身體感知。將人分以八類八輪回。貪嗔癡恨愛惡欲,佛家這七罪七罰,牽扯出了多少的愛恨情仇。又釋迦摩尼以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這八苦訴出了對應世輪回的無奈。

無論你是官宦世家還是名門之後,無論你是出身貧苦亦或是出身顯貴,這一眼望斷的一生都不會去區分你的來源,業障讓你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或苦或甜或酸或辣或順心或失意,是悲喜還是平靜,你都逃不掉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劫。既來之則安之,短短幾十年,你追求的,你厭惡的,你逃避的,你拿起的,你放下的,你違心的,你所有的所有都是一場空,時間會讓你經曆,什麼是高興、什麼是悲傷、什麼是希望、什麼是絕望。當你經曆了這一切的一切之後,或許你仍不明白你來到這個世界走一遭是為了什麼。因為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也許僅僅是因為我們都是人罷了。再也沒有更好的答案了。

三界最下稱為冥界。要說人間是身體的處罰,那這冥界就是靈魂的懲罰。所謂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結束生命都會同意去冥界接受審判,映世鏡會照出你的一生。是轉世為人還是另有去處就要看你靈魂的初始造化了。

三界之中稱為人界。有生曆死,由死轉生,人界都是必經之路,生死之門也是人界連接冥界與天界大門,一旦開啟,人界必遭大亂。

三界最上稱為天界。天神與人不一樣,他們無情無欲,無喜無憂,但神之根本是人,這修煉後的理性是能管製身體的感性,天神每年都會有考試,稱為思凡過。雖他們各司其職,這枯燥的生活也未必一層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