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前言(6)(3 / 3)

白蟻屬於比較原始而低等的昆蟲,螞蟻屬於比較高等、後起的昆蟲,前者翅膀上的脈紋複雜如網狀,翅膀比身體還長;螞蟻成蟲的翅膀較短,簡單。但兩者的種類多是沒翅膀的。

白蟻多數為乳白色或灰白色,胸腹間的腰不細;而螞蟻多數為黃色、褐色、黑色或桔紅色,胸腹之間的腰特別細。

白蟻怕光,因為它們的眼睛已退化,可在蟻巢內卻有發達的交通網;螞蟻不怕光,白天到處覓食,但在巢內從不修築道路。白蟻主要取食木材和含纖維素的物質,它們的家族多半不會貯存食物;而螞蟻食性很廣,葷、素、雜食都吃,還要備大量的貯藏食物。

螞蟻的性別自己做不了主

在螞蟻、蜜蜂、黃蜂和白蟻等群居性昆蟲中,一些雌蟲會放棄繁殖的機會,傾力哺育其它雌蟲的後代。因其真正原因長久不得而知,故而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員肖恩對螞蟻進行長期觀察和研究後發現,螞蟻的覓食、哺幼要比繁殖重要得多,太多的幼蟻會使蟻群發生糧荒,這將影響到整個種群的生死存亡。為了保持蟲口平衡,相當數量的雌蟻變成中性蟻,在變性過程中寄生蟲起了關鍵的作用。肖恩發現這些雌蟻的寄生蟲的數量很多,其卵巢有明顯的退化跡象。由細菌、原生動物組成的寄生蟲群使雌蟻正常的性激素分泌發生紊亂,許多雌蟻變成了失去生育能力的中性蟻,它們的壽命卻並不因此而縮短。在蟻巢中,中性蟻擔負著哺育幼蟻的重任。肖恩說,若人為減少寄生蟲的數量,將阻擾雌蟻中性化的步驟,其後果將不堪設想。這是極其有趣的科學實驗,在此之前,科學家更關心的是要搞清寄生蟲及其寄主(雌蟻)之間微妙的相互關係。

英國牛津大學昆蟲學家漢密爾頓教授認為,該實驗很有意思,人們很難相信在群居昆蟲的社會中,真正決定它們性別的不是昆蟲本身,而是那些最不起眼的寄生蟲。

非洲螞蟻奇觀

有人說: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蟻巢。全世界已知的螞蟻達8000多種,總數達1000萬億之眾,而非洲又是螞蟻的“大本營”。地處非洲腹地的中非,常年如夏,雨量充沛,到處是莽莽的原始森林,為螞蟻的生長繁衍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螞蟻品種之多,數量之眾,為害之凶,世上罕見。那裏有黑螞蟻、白螞蟻、棕螞蟻、紅螞蟻、花螞蟻等,小的似芝麻,大的如花生米。稻田裏的水幹了,它們就在黑夜裏成群結隊地向稻田進軍,沙沙沙,一夜之間將水稻的莖杆吃得一幹二淨;好端端的鋤頭,放在地裏不幾天,柄就隻剩下一大半了。

因此,中非蓋房子,做家具都選用材質堅硬、螞蟻無法問津的紅木。

中非螞蟻並非全是幹壞事,它們也吃一些害蟲,並且還是一群天才的“建築師”,有著驚人的築巢本領。蟻巢大多建在小土丘上,形如小山,矮者1米,高者達6米。這都是小小的螞蟻用唾液和著泥土一點點地修築起來的,非常牢固。工程之艱巨是可以想象的,有的蟻巢要曆經十多年才能完成。蟻山內,通道四通八達,總長度達數十公裏。內部幹燥,通風良好,溫度始終保持恒定。

當你看到那千姿百態,像石筍、似群山,頗為壯觀的蟻山時,就會情不自禁地讚歎螞蟻堅韌不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