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九千人馬(2 / 2)

越想越覺得內疚,不禁冷汗淋漓,沉默不語。徐庶見狀,已然明了我的心中頓悟,又道:“孔明,也許你自己不曾注意,呂婉兒在背後默默給你的幫助,遠大於在表麵上能看到的。從庶、石廣元、孟公威,到王子全、劍不敗、郝伯道,再到呂子明以及呂氏刀門以下上千門眾,你身後隱而不發的龐大勢力中有大半都與呂婉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呂婉兒實際上也是支撐所謂二公子黨體係的另一支點。還望孔明做出某些決定之前三思。”

徐庶言畢,我的眼神已經漸漸清明,笑道:“生平與你為友,無憾也。元直且放心吧,孫尚香與我乃是朋友之義,既然她一顆芳心仍然寄予周瑜身上,那我便絕不強求,順其自然便好,以免將來兩家敵對之時,大家麵上都難堪。不過方才與尚香一番談話,倒得到了一個重要的訊息。”

“可是孫家的態度?”

“嗬嗬,正是。失去了劉備後,孫家在荊州所剩的合作對象,僅剩下黃忠,隻是這黃忠勢力遠比原來的劉備強大,孫家不可能對其完全控製,況且當年黃祖射殺了孫堅,孫家內部對黃家耿耿於懷的還多著呢,這樣一來兩家的聯盟更是會磕磕絆絆,長則一年,短則數月,孫家在荊州的影響力將下降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給了大唐時間,我們的目的達到了。”我言語間有著一種興奮,隻要孫家不插手,對付荊州剩下這幾股本土勢力,大唐並不會費太多工夫。

說起來原本孫家當真打得好算盤,在大唐介入後,隻要孫家在黃家背後小小的推動一把,荊州必定打亂,屆時孫劉聯盟便發動起來,劉備的兩萬精兵決不是荊州豪族的那些私兵所能抵擋,甚至黃忠手下的荊州軍也不是其對手。可以預見,在孫家的支持下,劉備必將席卷荊州,為了防止劉備東山再起,大唐不得不在水軍未準備好的情況下,提前出兵,深陷荊州的混戰。而孫家在多了劉備著一塊擋箭牌的情況下,更可以從容不迫的準備戰爭,以求對大唐的主力一擊致命。

而現在劉備身亡,金剛門內亂,劉表身亡,荊州提前大亂,反令孫家措手不及,失去了在荊州的主動權,隻能夠眼睜睜的看著大唐在缺少金剛門阻撓的北荊州繼續加深自己的影響。

我與徐庶相視大笑,局勢漸漸被大唐所控製了。

當笑聲久久而絕,我帶著幾分從容道:“昨日我已經派人將走著送往泰山,請求父皇發兵相助蒯馬兩家。荊州軍不善陸戰,沒有金剛門,不出三個月,北荊州定會是大唐的囊中之物。”

徐庶點點頭,朝南方看去,他明白,大唐真正垂涎的,是陳列在長江北岸上那支訓練有素的荊州水軍。

在荊北一個多月的混亂後,形勢終於漸漸明朗清晰起來。在南荊州堪稱巨無霸的黃忠,由於在北方失了先機,即使有了孫家的支持,依然步步受製,並不能在長江北岸有所作為。

相反,提前掌握了在北荊州軍權的蔡家,在前半個月中,勢如破竹,接連攻下北荊州數郡十餘座縣城,蒯家的私兵雖然在數量上並不比蔡家軍少,但質量卻遠有不如,更何況蔡家掌握的軍隊出了蔡家軍外,還有北荊州的四萬步軍和一萬五千水軍。二十天下來,蒯家對比陽、義陽、滕縣三縣的攻勢全線潰退,又被逼入新野,毫無疑義的被卷入關羽和劉封的混戰,損失慘重,大小六場戰役下來,一萬一千蒯馬兩家私兵竟僅剩四千人。

事態的轉折點發生在唐皇一道聖旨進駐平南將軍王雙軍營的一刹那,三天之間,兗州三萬大唐軍隊兵分三路,開進北荊州地。

北路軍一萬五千人由北宮誕率領,馳援蒯馬聯軍,在隨縣處擊退蔡家發起的一次總攻,北宮誕更將蔡家軍副將蔡中一刀斬落馬下,又數十招間擊敗蔡瑁,蔡家軍大敗而歸,經此一役,蔡家軍在北荊州鋒芒盡失。

王雙領中路軍九千人馬,僅僅五天便輾轉攻陷義陽、比陽兩縣,將蒯家實際控製地與大唐將於連成一片,蒯馬兩家自此心中大安。

最後一路大唐軍隊則由諸葛皇族新一代的少年將軍威西將軍諸葛恪親自帶領,共計六千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借道隨縣,直取位於江夏郡南部水軍大營。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大營都督張允竟毫無抵抗的開營投降,北荊州水軍中一千餘反抗者,悉數被殺,餘者熟練水兵一萬三千餘人,大小戰船三百餘艘便納入了大唐麾下。之後,諸葛恪分兵四千北上,趁蔡家還在驚訝於百裏長江北岸的陷落之際,再度以不到五百人的損失,攻下江夏郡治所江夏,自此江夏郡全境盡歸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