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許家風雲(2 / 2)

我知道如同呂婉兒和趙雪一般,能成為高手,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代價就是手上沾染血腥。在這亂世中,武林江湖中人,沒殺過人的,還真不多。若真讓孫尚香殺了劉備,對我這次出使來講,還真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嗬嗬,你不為我求情沒關係,等大唐擊敗了孫家,我還是會為孫家求情的,讓一千六百年的世家斷絕在了大唐手裏,這名聲可不太好,更何況孫家還是有不少治世之材的。”

“算你有些良心。”孫尚香白了我一眼,立刻氣衝衝的道,“等等,諸葛亮,你這話是什麼意思?誰說孫家會敗了?”

“時間自然會說明的。占據了南方的勢力,沒有一個會一統全國的。不提這個了,孫大小姐還沒用飯吧?阿德!開飯!“我衝外麵喊了一聲,在隔壁理賬的諸葛德立刻應了一聲。

時間匆匆而逝,十天來的每個夜晚都是在與眾女的胡天胡地中度過。臨行的日子來了,不僅僅是我的女人們,泰山與我交好的幾乎所有官員都在南城門與我送行,甚至是新任的水軍大都督大哥諸葛瑾也是一臉笑容來歡送我再度離開了大唐的政治中心。

臨行前我囑咐呂蒙一定要配合好大哥治理水軍,從中總結經驗,大唐的優秀步戰馬戰山戰將領很多,唯缺水戰,若是能把握機會,他必將能延續呂家的輝煌。尚書台的事情我都交給了練露,讓她多聽聽得沮授的建議,父皇深知沮授之才,對於此舉也很是放心,沒有什麼異議。

孫尚香最終還是賴上了大唐的使團,隨行一起前往荊州。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中,兩百餘人規模的使團出了泰山的南門,緩緩而行。

不出十天,使團已經進入了徐州,有兩條路可以通往荊州,南線是途經已經成為大唐領地的淮南進入,北線是途徑尚是大唐與漢室戰場的豫北,再進入荊州。

徐庶問及我的意見時,我考慮了再三,最終選擇了北線。在我的眼中,漢室覆滅近在咫尺,若是走北線的話,未必就有多危險,反而說不定還能夠分上幾份功勞。更何況豫州北部譙郡,還有著大名鼎鼎的許家塢存在,洛陽一戰後,就再也沒有得到許褚的消息,我也是頗為擔心,借此機會去許家塢探上一探。

在徐州的時候,徐州的新任刺史薑明仿佛使出了吃奶的勁來招待我們一行。我很是好奇他究竟有什麼優勢,能讓他出任三弟大本營徐州的刺史,可惜幾番交談下來,發覺此人雖是飽讀詩書,也頗有些才幹,但在大唐的近十位刺史中,薑明仍舊隻能算是平庸之輩。

這個發現讓我不禁留上了心,交易!很可能這是來自北海的豪門巨富薑家與三弟的一個交易,將來還是小心為妙。在臨行前,我有意無意的告誡了薑明一句,有時候,人一生隻有一次站錯隊的機會。隻是薑明仍是一臉賠笑的連連稱是,宣稱自己決不站錯隊,不見有任何的觸動。

在徐州短暫的停留了三天,使團便沿著北線,朝荊州進發了。

“元直(徐庶字),記得你雖是在荊州求學長大,但籍貫便是豫州穎川郡的,當年你遊學天下時,可曾到過許家塢。”我與徐庶騎在高頭大馬上,並肩而行。

徐庶指了指蹲在驛道前方麥垛旁的幾名閑散農人道:“庶當年遊學到青州之前,也在豫州待過一年,隻不過聲名可不大好,算是遊俠,隻是混跡於江湖上賣弄些才學,哪裏進得了許家塢這等的名門大派交流?“

我瞟了幾眼徐庶指著的那幾名農人,在這炎熱的夏日中打著赤膊,即便是拿著草帽呼扇呼扇的吹風,大滴大滴的汗珠仍是在他們黝黑的肌膚上留下痕跡,好個純樸又粗魯的形象。想著徐庶若是這個樣子,我忍不住的噗嗤一笑:“元直,你雖幼年習武,但好歹也是個讀書人,不至於穿成這個樣子吧?”

徐庶卻是莞爾道:“孔明你從小生活在豪門之中,自是不知人間疾苦,不瞞你說,在我們於青州詩林大會相遇前,庶的裝扮沒比這些農人好多少,江湖人嘛,就是這個樣子。”

“那你詩林大會上……不是穿了件很有風度的儒袍嗎?”我盡力回想著十幾年前的情景,不錯,初見時徐庶的確是風度翩翩,再加上前世記憶中對他的久聞大名,才引起了我對他的興趣。

徐庶幹笑了一聲,道:“那是當時我唯一一身能撐場麵的行頭,那時聽說青州的詩林大會總有人能夠借機邁入諸葛家,便去碰碰運氣,沒想到還真碰上了你。”

“嗬嗬,正所謂有緣千裏來相會!”回想起當年的趣事,我與徐庶一同笑了出來。

“那位官爺!前麵就是許家塢的地界了,你們可要小心些。”也許是我們的隊伍規模不大,方才的那幾位農人倒沒顯出畏懼,反而還衝我們大聲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