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閃擊樂陵(1 / 2)

在百姓們的心目中,八大諸侯太過熟悉了,即便三大劉姓諸侯集體支持劉協,也不能讓他們感受到多少希望。但千年神秘世家司馬家的突然出現,和靜心小築的支持,讓人們感到了些許新鮮感刺激感,隨著朝廷勢力一步步地增強,司馬家成為了越來越多人心目中的救星,這對於八大諸侯是極為不利的。

我明白荀彧的意思,荀彧的心中還是終於漢室,但卻不願為司馬家效力,所以司馬家一日不退隱,歸權朝廷,荀彧便會堅決地站在諸葛家一方。我心中冷笑一聲,荀彧,隻怕你活不過司馬懿的,在史實中司馬懿最大的幸運就是活得夠久了,恐怕荀彧要為諸葛家效命致死了。想到這裏,我也站了起來,扶過荀彧將他重新請回了座位,道:\"先生之心,亮已然明了,這就修書數封,給家父和操叔送去。先生就先請屈就在樂安一旬,等家父為先生安排機會大顯身手。\"荀彧拱手道:\"那彧就相謝孔明了。\"曹彰在旁也是展開了笑容,在樂安留了一晚後,便帶著我給曹操的書信趕往洛陽新曹府了。

十餘日後,曹操的回信先來了,道是很高興看到荀彧能有伸展自己手腳的機會,並希望以荀彧之才能夠助諸葛家度過這次的危機。我看出曹操信中的口氣是酸酸的,暗笑當時曹操要殺荀彧也僅僅是疑心過重,頭腦一熱,現在後悔了也無濟於事。

不久,爹的回信也被劍楓帶了回來。

字諭吾兒亮:文若大才,當委以重任。然初投吾門,其心不定,先授以北線軍師之職,位在趙雲於禁之左,出列核心。汝應親近與防範並重,日後若有功績,且無異心,再行升遷。

家主圭爹果然對荀彧極其重視,對初來之人便讓其成為諸葛家的核心成員。我拿著爹的信找到了二叔諸葛玄,他是北線的最高統帥,任命軍師之權在他的手中。

荀彧之學出自陳留,諸葛玄則學於汝南,代表了當世兩個流派,在這十餘天中早就唇槍舌戰,爭辯個痛快淋漓,互感欽佩。如今見我拿著書信找他,二話不說,當場任命了荀彧為諸葛家的北線軍師。

荀彧顯然也為諸葛家對自己委此重任大感吃驚,但終究沒有推辭,當下正色道:\"彧既然身為諸葛家北線軍師,當為諸葛家出謀劃策,現彧有一言要講。\"諸葛玄笑道:\"文若直言無妨。\"

\"現在正是進攻袁家的好時機。\"荀彧指著鋪在諸葛選屋內案幾上的地圖道,\"袁尚數月前大敗於諸葛家之手,損失近半,造成驚弓之鳥,雖有天下共討之利而不敢出。麵對天下六家,諸葛家處於絕對弱勢,天氣又漸漸轉冷,不利於兵團作戰,天下均以為諸葛家必會采取守勢,然而此時出擊正是出其不意之機。\"

荀彧的一番分析說得諸葛玄心花怒放,讚道:\"文若當為知己也,玄早有此意,隻是未能下此決心,不料文若也有此之見,亮兒,你意下如何?\"

看二叔的意思是準備出兵了,我又豈會不識抬舉的反對?我衝兩人一拱手道:\"亮早已有了取平原的良策,二叔和荀軍師且聽我細細道來。\"

建安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北方的天氣已經漸漸轉冷,在郊外的野地中滿是枯黃的落葉,原本鬱鬱蔥蔥的野草,現在也綠得有些黯淡,眼見也要枯萎發黃,讓人不由自主地感到陣陣的蕭瑟。

北方各大勢力的軍需部門,都為自己的上等兵們準備了一套稍厚些的衣服,因為即便是那些強健的士兵,身著一件單衣也不免有些瑟瑟發抖。至於義務兵,也都穿上了家人從家中托人捎過來的厚衣服。袁家樂陵渡口的三千守軍也是如此,一根根緊繃的神經也都漸漸放鬆下來。冬天就要來了,最多再過二十天,天就要冷得幾乎拿不住兵器,誰會在這種大冷天中進攻呢?

袁家樂陵渡口的新任守將校尉趙蘂一早上起來,很是不在意的吩咐士兵們去黃河邊的瞭望塔,看看諸葛家的船是不是還老老實實的停在對岸。趙蘂很滿意他自己輕鬆的任務,有著黃河天險,即便諸葛家的戰鬥力再強,也不敢貿然行動。

趙蘂突然發現今天樂陵渡口出操的士兵好像有些少,遂喚來身邊的一名督將,問道:“今天兵營了人怎麼這麼少呀?你去各個帳篷裏看看,是不是都在睡覺!”

督將領命跑向最近的一個帳篷,豈料卻始終沒有出來。趙蘂一撇嘴,暗道奇怪,親自走向那個帳篷,剛剛掀開簾子,隻覺手腕上一緊,一股大力將他拽進了帳篷。

待得趙蘂瞳孔適應了帳中的黑暗,才發現帳篷中十六名士兵臥在地上,似是熟睡中一般,剛剛進去的那名都將也是俯臥在地,不見一點動靜。趙蘂畢竟練過功夫,也是三十三大派之一兄弟堂的弟子,有些見識,聽不到這些人呼吸的聲音,心知這些人是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