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玄點頭道:“那為弟這就出發了,你和均兒前往琅琊也要小心金剛門偷襲呀!”諸葛圭點點頭,又對身邊的大兒子諸葛瑾道:“瑾兒,這段時間你代為父全權處理青州大小政務,若有決斷不了的,派人送往琅琊便是!”
“是,父親!”諸葛瑾抱拳道,“請父親、二叔、兩位弟弟多保重身體。”
諸葛圭目光望向遠方的地平線,高喝一聲:“那咱們啟程吧!駕!”隨著諸葛圭話音的落下,泰山城出來的上千兵士分成兩股,分別向南北方向趕去。
我,諸葛家的二公子諸葛亮,在與小腹已經微微隆起的婉兒依依惜別後,也一撥馬頭,隨著二叔前往北郊校場點起三萬精兵(上等兵),殺向了前方陣地。
自從當今聖上下旨要曹家和諸葛家討伐袁家以來,三家一直在積極備戰。曹家和袁家早在十天前就交上了火,兩次戰鬥下來,雙方各損失了近萬人,僵持不下。諸葛家呂布和於禁帶領七萬北方軍團也和袁家多有摩擦,但多屬小打小鬧,十幾天下來,雙方損失均不足千人。
諸葛家家主也就是我爹思慮再三,決定諸葛家要搞次大的,遂讓二叔和我們師兄弟四人帶領諸葛家在泰山的全部上等兵攻打袁紹,趙家四兄妹也帶領他們的三萬黑山軍找袁家算賬。爹自己則帶領高順管亥和三弟諸葛均去南方軍團支援張遼,親自麵對金剛門。大哥諸葛瑾則臨時代爹處理青州政務,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在諸葛家家主的心中,早早決定了下一人家主的繼承人是誰,並示之眾人,以免將來發生闔牆之爭。
對於爹的這個決定我早有準備,因為我了解爹,雖說爹在政治上頗為老練,不拘小節,但在他內心中還是一個很傳統的人,除非大哥犯了什麼不可原諒的錯誤,否則長子世襲天經地義。
我考慮了再三,決定將呂蒙留在北海,以配合崔浩的治理。其餘北海諸多文武官員均被抽排到了南北兩條戰線。但願這次戰爭能讓我有更多的功績,讓我在爹心目中的地位更為突出吧!我一路上自嘲的想著。
從泰山到樂安,數百裏的路程在急行軍下僅花了四天,不遠處便是黃河了,二叔諸葛玄舉目望望遠方的地平線,意氣風發的道:“傳令下去,再加快些速度,兩個時辰之內便可到達鳳凰渡口大營了!”
“是!”隨侍在二叔身邊的那個督將立刻答道。
“慢著!”我一把攔住正要下去的督將,靜靜閉目放開神時感受著周圍,“十裏外的黃河上好像有動靜,太雜亂了,感受不清,二叔,不若派人去黃河邊看看吧。”
二叔被我剛才的一吼嚇了一跳,皺了一下眉頭,不耐煩的看著我道:“亮兒,記住首先我才是北方戰線最高統帥,其次,我是你的長輩,不要這麼無禮打斷長輩的指令。”
二叔幾乎從未向我發過火,我怒視他良久,方抱拳道,“失禮了,二叔。不過還請二叔小心袁家為好。”二叔絲毫不以為意地道:“亮兒杞人憂天了,黃河中生物繁多,你自然是感到那裏亂糟糟的一片,放心吧,諒袁家也不敢搞什麼鬼!”
見二叔如是說,我也便不再說什麼了。那個督將見此,趕緊下去吩咐手底下的人,傳令全軍去了。不多時,整個諸葛家的部隊速度明顯加快了許多。
黃河上,帆影片片,旌旗連天,數百艘的大小船隻整整齊齊的泊在岸邊,等待著他們的統帥一聲令下後橫渡黃河,而那旌旗上赫然寫著兩個大字——淳於。這支浩大的袁家部隊的統帥,正是一年多前於樂陵慘敗給諸葛亮的袁家大將淳於導,在這起新出的武林榜上,他也頭一次進入了地榜丙級,此時正是他春風得意的時候。
淳於導站在船頭聽完手下的彙報,樂得哈哈大笑:“哈哈哈,諸葛玄那個老傻瓜!居然真的急行軍去鳳凰渡口?就等著我這五萬大軍渡過河去咬你屁股吧!”
在淳於導身邊的一名中年文士輕捋著自己的三寸胡須道:“將軍莫要高興太早,速聞青州諸葛亮有奇謀,這也許是詭計,還請再派人查探一回為好。”這人正是袁家八大謀士之一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