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擔心的反而就是這個。”二叔等到大哥說完,立刻提出了他的所想,“瑾兒,你所想的是以和平治國的心態去想的,可這不一定是袁紹的想法。而我和大哥年少時與袁紹相交,很是了解他的性格,色厲膽薄,好大喜功,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如今逢袁軍新勝,百萬雄兵,士氣正銳,雖然糧草不足,袁紹也絕不會想到養精蓄銳的。青州乃富足繁華之地,奪之正好可以解決糧草的問題,憑袁紹的性格,他豈有不奪之理?自從兩年前袁術兵敗之後,原本號稱天下第一家的袁家威名大減,隻能和我青州諸葛世家、江東孫家、和關中曹家並列四大世家,若是擊敗我諸葛世家,袁家將會重返天下第一家的美譽,就為這個,袁紹也會不惜一些攻打我們諸葛家的。”
我的目光望向大哥,不知怎的,雖然二叔的理由很充分,而且他的想法通常都是對的,但我總有種預感,袁紹在這時是不可能攻打我們的,可又說不出所以然來,因此猶豫了一下沒有說話。隻是想看看大哥是怎樣說服爹的。
大哥早有後招,立刻道:“袁紹的性格的確像二叔說的那樣,但二叔少說了一點,就是袁紹好謀無斷。袁紹手下謀士如雲,其中不乏有識之士,必定會像袁紹進諫休養之言,一人兩人或許不聽,但三人成虎,休養之說在袁紹手下謀士中必會成為一股輿論,和主戰派相抗。袁紹定會猶豫不決,隻要我諸葛家再加一劑猛藥,向樂安加派援兵,做魚死網破之狀,袁紹肯定就會衡量利弊,至少有九成的可能他不會出兵。這也應了剛才二叔所說的袁紹幹大事而惜身這一缺點。”
一時間,整個議事廳陷入了沉靜,大家都在思考大哥這個說法。在大哥說的同時,我就明白大哥所言正是剛才我所迷惑的,大哥果然厲害,畢竟他三國的爭霸生涯比我多過了十年,憑我現在的智謀還是和他有一定差距,不過在智謀的應用上,也是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的,我相信隨著我的成長,我肯定會如史實上所說的比大哥諸葛瑾厲害甚多。
最終還是師父打破了沉默的僵局,說:“我雖然是個武人,當年不管是丁原還是董卓都和袁紹關係不好,但我和袁本初還是有一些交往的,因此我對袁本初還是比較了解,從袁紹的性格上考慮,我想大公子所言甚是,袁本初必然舍不得付出太大代價,他不會出兵!”
“既然賢弟也這樣說了,那就先按瑾兒說的辦吧!”爹很看重師父的意見,最後拍板定音。
“爹,袁紹雖然不會出兵,但我認為我們還應該防範一點。”大哥竟然還有我沒想到的東西!我大驚。誰知大哥一會兒說出的話,讓我來了一回啞巴吃黃連,若不是我也是諸葛家的子弟,我之前的那些努力竟險些全盤皆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