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經進入了冬季的青州,很少有雨水的滋潤,在野外的大地上,布滿著枯黃的幹草和光禿禿的樹木。夕陽剛剛隱入大地,大片飛揚的黃土中,上萬頭頂黃巾的悍匪在輕裝奔襲著,每個人都是信心十足,這群大部分都已經久經沙場的三四十歲的老兵清楚,一次對疲憊之師的果決襲營,甚至可以將那群新來的諸葛家部隊徹底擊潰。
自起兵以來,在管亥的指揮中,他們還未吃到過一場敗仗。老兵們心中早就把他們的首領,那個功夫高強,頗富戰術謀略的管亥,當作自己的偶像,所有人都深信,黃巾不敗。
六十裏的距離不到一個時辰便被氣勢正旺的黃巾軍們拋在了身後,屹立在眼前的,是一座山坳。一片僅僅能容納百人並肩通過的穀地,被兩旁黑色的巨峰夾在中間。由於山口有座土地廟,這裏被當地人稱作廟山口,要從東萊郡城前往掖縣,這廟山口當是必經之路。
管亥身著全軍為數不多的精鐵甲,坐在黃驃大馬上凝視著兩邊的地勢,皺了皺眉,抬起手示意大軍停下,嘴中喃喃地道:\"這裏的地勢不妙呀,經過這個山口後,若是有人埋伏在山口,我軍後路危矣!……第一營軍士聽令!全營全部一百馬匹後脫樹枝。其他人後退三裏,原地待命!\"片刻後,一千人隊帶著飛揚的塵土,過了廟山口,仿佛千軍萬馬正在通過,但周圍毫無動靜,絲毫沒有埋伏的樣子。管亥看了後嘿嘿冷笑,道:\"連這麼好的埋伏地點都不利用,那個諸葛亮果然是個嫩雛,不足為懼也!\"管亥方要喊出大軍出擊,身邊一人忙道:\"大帥,不可輕舉妄動,想那諸葛亮在青州也是頗有才名,怎會看不出這等上好的埋伏地點?恐怕有詐呀!\"管亥聽了此話,也顯得有些信心不足,又猶豫了起來,遂喊道:\"前軍聽令,率部同樣方法經過!\"又是一片更加宏大的衝鋒,激起的塵土更加濃厚,但周圍人毫無動靜。\"看來是我多心了,全軍繼續行進!\"管亥嘀咕道,大手一揮,兩萬黃巾氣勢洶洶的衝向諸葛軍營寨。
\"大帥!不可呀!\"方才諫言的那人又是大聲製止。管亥疑惑的回頭道:\"又是怎麼了?\"那人急道:\"大帥,你想想,諸葛家大部分兵力都被牽製,能派給諸葛亮的兵力至多不過三萬,而探子來報諸葛亮卻擺起了五萬人的大帳,其中必然有詐呀!大帥這麼貿然衝過去,恐怕會有不測。\"管亥大笑道:\"哈哈!諒一個黃口小兒能有什麼詭計?最多一個虛張聲勢之計罷了。我管亥打仗數十年,難不成還會被一個虛張聲勢迷惑了?不要在疑神疑鬼了,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無敵,快隨我衝進去殺個痛快吧!\"那人歎息了一聲,道:\"大帥,你的武藝甚是不凡,馭軍之道也頗有成就,隻是太過豪邁,心太粗了。傳言二當家早有謀反之意,我怕大帥萬一失敗,就算能夠殺回來,恐怕也是進不去東萊城呀!\"\"什麼!?\"管亥大驚,\"此話怎講?\"那人在管亥耳邊耳語了幾句,管亥沉思半晌,對那人道:\"王雙,你立刻趕回東萊,監視住程遠誌。其餘人立刻隨我出擊!\"王雙見勸不動管亥,隻得道:\"請大帥注意,諸葛亮率軍能夠兩天兩夜疾行八百裏,其治軍之道肯定是有不少本事的。若是諸葛營中有何不對,當是立即撤退,不要戀戰,雙這就告辭了!\"說完,就拍馬往東萊城的方向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