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晚會活動(3)(1 / 3)

賞月晚會要緊緊抓住一個“月”字,凡同月亮有關的傳說故事、科學知識、詩詞歌舞、奇聞趣談,不拘形式,都可以上。我們可以從下麵幾方麵選擇賞月晚會的節目:

講月亮的故事

世界各國人民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故事很多。在希臘神話中、印度童話中、北歐神話中都有想象豐富的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

我國關於月亮的傳說,諸如“月下老人”、“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仙兔搗藥”等,尤為豐富多彩。至於同月亮有關的故事那就更多了,如南齊時候江泌(音必)月下苦讀,自學成才的故事,至今還鼓勵著許多青年同誌刻苦讀書。象這些傳說的或真實的故事,不勝枚舉,參加賞月晚會的同誌知道哪些,就不妨講給大家聽聽。

介紹月亮的科學知識

月亮是由什麼構成的?它有多長的曆史?為什麼它會發光?為什麼它會有圓、缺的變化?它離我們地球有多遠?這些基本的科學知識在賞月晚會上可以講給孩子們聽。還可以講在人類未登上月球之前,人們對月球是怎樣認識的,那些至今仍經得起檢驗的科學預測是怎麼得出來的?還有,許多有趣的科學幻想小說對月球是怎麼描寫的?自從美國字宙飛船“阿波羅號”登月艙載人登上月球,並采回月球岩石之後,人們對於月球的認識又增長了哪些?。

朗誦詠月詩篇

幾千年來,古今中外描寫月亮的詩篇何止千萬!許多著名詩人給我們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詠月詩,讀起來使人感同身受。我國唐代大詩人李白和杜甫就有很多精采的詠月詩,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差不多誰都能背得下來。

蘇東坡有一首“水調歌頭”的詠月詞,是在月下懷念他的弟弟的,寫得感情飽滿,想象豐富,氣勢很大。不妨請一位愛好古典文學、口齒又很清晰的同誌朗讀朗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由於曆史的局限,古代詩人的詠月詩往往免不了抒發離恨別愁。

但象毛主席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本來是緬懷烈士的,卻一洗前人哀愁,抒發了無產階級革命英雄主義的豪情,讀起來使人精神振奮。這首詩從人間寫到月宮,從現實寫到幻想,晚會上不可不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古今中外詠月詩很多,誰能背哪幾首就在賞月晚會上背一背,頗有欣賞文學的雅趣。另外,也可以背誦(或講解)一些祖國各地名勝的詠月對聯,同時介紹一下名勝地的景致和軼聞,這也是一種文學欣賞,還能增長大家的知識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如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就有這樣一副對聯:

如砒湖平湖鏡映天湖有月似錦柳軟柳蔭垂地柳藏鶯短短兩句就把這裏的景致描繪出來。還有嶽陽樓的對聯“水天一色,風月無邊”,黃鶴樓對聯。“黃鶴偶乘滄海月,自雲常帶楚江秋”,居庸關對聯“遼海吞邊月,長城鎖亂山”等,都可以邊誦、邊講。

欣賞月光曲

在月光如水的夜裏,組織大家聽聽貝多芬的《月光曲》、劉天華的二胡獨奏曲《月夜》、廣東音樂《漢宮秋月》等。如果參加晚會的同誌沒有人演奏,可以用收錄機播放這些樂曲的錄音。在欣賞的時候,可以講點音樂家的故事,如:欣賞貝多芬的《月光曲》時,可以講貝多芬在月色朦朧的萊茵河畔為那位可愛的鄉村盲姑娘演奏的動人故事,使我們對這位偉大的音樂天才更加理解和崇敬。

除了樂曲欣賞之外,晚會上還可以請幾位愛唱歌,也唱得好的同誌演唱,演唱的歌曲最好同“月光”二字有聯係,如《光榮燈》一開頭就是:十五的月亮掛高空,萬裏無雲分外明,都說那十五的月兒圓,比不上軍屬門前“光榮燈”,就很貼題。還有《老房東查鋪》一開頭就是月夜景致的描寫,也非常合宜。類似的歌曲還可以找到很多。

官腔

人物村幹部男:由趙本山扮演街道幹部女:由宋丹丹扮演主持人:崔永元擔任(2008年中央電視台與基層組織“共建和諧社會”先進代表表彰大會現場。大會主席台背景上的標語:為建設全麵小康的和諧社會而共同奮鬥)

崔永元:各位來賓,大家好。2008年中央電視台“共建和諧社會”先進分子表彰大會就要開始了。為了體現政府的關懷和公平和諧的元則,我們中央電視台就此大會向全國觀眾作實況轉播,並特意邀請基層組織的先進代表到大會主席台就坐。下麵請代表上場。(崔永元一身便裝上場)

(全場觀眾熱烈鼓掌,宋丹丹頭戴毛線帽,身穿大紅羽絨服,高跟鞋,夾著個黑色公文包,邁著八字步,一口暴牙的微笑上場,她邊鼓掌邊向觀眾揮手致意)

宋丹丹:同誌們好,同誌們辛苦了!

崔永元:首長好,為人民服務。大媽,請你到這邊坐。

宋丹丹:小崔,別去準備宴席,我這次進京來主要是視察,接見一下群眾就行了,別去興師動眾的,我手裏工作太多。

崔永元:行,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大媽來自於黑龍江省,風嶺市小邱莊點點巷的居民委員宋丹丹代表。大家歡迎。(觀眾熱情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