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九結捕妖士(1 / 2)

公元637年,唐太宗因龍王冤魂,令三藏前往西天拜佛求取真經,平息冤魂惡鬼。然而,長安城在三藏未取得真經前並不寧靜,各地妖邪四起,搞得民不聊生,為保國民,捕妖士應運而生。

人有高低,官有九品。捕妖士自然也有等級之分,每個捕妖士都有一個妖葫蘆用於收妖,妖葫蘆就懸掛在腰上,妖葫蘆中間饒有一根手指粗細的紅繩,這根紅繩是各個捕妖士的專屬物品乃是菩提筋煉化而成,名喚菩提繩,每當你獵殺到強大的妖物之後,把妖物的血滴在上麵,隻要菩提繩判定血中的妖力夠強大,菩提繩上就會生出一個菩提結,結越多就代表著捕妖士越強大,道行越高。菩提結最多能長到九個,最少是一個。妖也同樣,隻是分飛禽走獸遊魚,飛禽化妖,以羽翼分,走獸化妖,以尾巴分,遊魚化妖,以內珠分。

捕妖士由朝廷組建,拿朝廷俸祿,分散各地,無拘無束,無專門機構管理,以結多者為尊,但要成為一名捕妖士卻不容易,必須從小跟著六結以上捕妖士學藝,在14歲前通過菩提盛會的考核,取得菩提筋用來煉化出自己專屬的紅繩,超過十四歲未取得的,就永遠失去成為捕妖士的資格。

菩提盛會每年由祭天司在兩界山舉辦一次,神州各地的少年捕妖士都會集聚這裏,希望早日讓自己成為捕妖士,而今天正是一年一度的菩提盛會。

“哎~又是自己一個人。”張子衫披著一件破舊的披風,穿著麻衣信步而行,朝菩提盛會的登記處走去。

張子衫出生在一個獵戶家裏,他的父親在早年上山打獵時,惹怒了一隻七翼暗血鴉被吃了,之後張子衫的母親把還不到兩歲的張子衫托付給了村裏一個捕妖師後自己就改嫁了。從張子衫有記憶起,他的捕妖士師傅從來沒把張子衫當成孩子,除了對練功方麵得要求極其嚴格外,其他方麵都是不管不顧,不聞不問。

“你好,我是要參加這次菩提盛會的捕妖童。”張子衫掃了掃身上的塵土。

“怎麼沒有師傅陪同前來登記?”給人辦理登記的人是個胖子,他緩緩的抬起了頭,打量著眼前這個小夥子。

“不好意思啊。我師傅他說他腿腳不方便,路途遙遠就不過來了,說讓我給您看這個,您就知道了。”張子衫從懷了掏出一個兩指大小的玉牌,玉牌通體紅色,上麵刻著一隻九尾下山虎,這虎活靈活現,好像被封印在玉牌裏一樣。

“這。小兄弟……”胖子接過玉牌,小心的端著,生怕這玉牌受到些許損傷。胖子湊到張子衫麵前小聲的說道:“你的師傅叫什麼名字?”

“我不知道。我的師傅他。他說不了話的。”

“難道是他!”胖子的神好像飛的很遠,好似想起了什麼往事。

張子衫趁著胖子在思索的時候拿回了玉牌,多年自己一人在外行走的經曆,讓他知道小心駛得萬年船,尤其是珍貴的東西,更不能長時間讓別人拿在手裏。

“嘿!你這孩子。還怕我祭天司的人搶你東西呢?”胖子拍了拍張子衫的腦袋,隨後小聲的嘀咕道:“也的確是好東西。算啦,給你登記了,來!這是生死書,生死有天定,命絕不怨人。想好了就簽。”

每年簽得這些東西多得數不勝數,張子衫根本見怪不怪,捕妖士本來就是刀尖上討生活的人,簽生死書在捕妖師的眼裏根本就是個形式。張子衫沒有些許遲疑,簽上名字後,便進入到大會現場。

大會現場像是點將台,捕妖童都筆直整齊站在會場中間,而他們各自的師傅則坐在四周的觀眾席上。

“切~一群小屁孩。連參加個菩提會都要人跟著。”張子衫扭了扭脖子,鄙視的說道。

張子衫的話馬上引來一群人憤怒的眼光,這群人看到張子衫孤身一個,其中一人便譏笑道:“我說是個什麼東西,原來是個連師傅都沒有的野兒。”

菩提盛會向來都是師傅帶弟子前來參會,為的就是弟子有什麼好有照應。

“嗬~一群還跟在師傅身邊吃奶的娃兒,快回去吃奶,免得等等丟你師傅的臉。”張子衫吸了吸鼻子,冷笑著,根本不把這群人放在眼裏。

“那我倒是要看你喝了多少奶,有多少本事能這麼狂。”人群中衝出一個英俊少年,身穿錦衣,腰纏玉帶。

英俊少年霹靂之勢,晃眼之間,掌攜雷電已到張子衫麵前。張子衫雖然讚歎對手的速度,但卻也不慌不忙,施展詭異身法,躲開少年雷電之掌,反手劍指一劃,擊中少年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