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直麵生老病死,擺脫恐懼困擾(1 / 2)

這是1870年的一天,亞當斯再次回到了倫敦,這裏的一切都給他一種熟悉的感覺。亞當斯曾經在這個地方待了7年,現在他又回到了這裏,一切的記憶也都浮現在他的腦海裏。無論是倫敦還是歐洲,都沒有發生巨大的變化。

回到倫敦,亞當斯並沒有馬上開始自己的工作,而是盡情地放鬆自己。亞當斯並不想將自己安排得非常忙碌,隻想自己安靜地享受一陣子屬於自己的時光。

如果亞當斯不是出生在亞當斯家族,從小就接受政治的熏陶,可能他不會選擇現在的道路。也許,他可能成為一名銀行家,或者成為其他的某些人。但是,現在亞當斯無法選擇自己的道路,隻能這樣不斷前進。

亞當斯認為,自己已經可以在社會中生存,並且可以很好地麵對一切。亞當斯非常希望將自己的思想告知這些政府官員,幫助他們進行社會管理。亞當斯也希望將這些內容進行整理,以供在未來發表。

但是,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個人打斷了,他就是弗蘭克·帕爾格雷夫。因為,拿破侖三世已經發出了威脅,要跟德國開戰。這讓帕爾格雷夫非常激動,他認為兩個國家一定會打仗,並且一定會使整個歐洲發生巨大的變化。

亞當斯卻不這麼認為,他也不認為兩國之間會發生戰爭。帕爾格雷夫總喜歡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得非常極端,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

緊接著,亞當斯又迎來了第二次變故。可能是因為他的論文從來沒有被退回過,所以這一次也對亞當斯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亞當斯將自己關於黃金案的文章交給了朋友裏弗,但是卻被朋友退了回來。

因為這篇論文涉及了非常多的名人、政要,一旦發表出來,就會影響裏弗的前途。所以,裏弗並不願意幫助亞當斯發表這篇文章。亞當斯卻不這麼認為,他和他在美國的朋友,每一個人都是在冒著巨大風險在《北美評論》上發表論文。他們沒有一個人害怕,但是,裏弗卻為了這些虛名而不願意發表自己的文章。亞當斯十分不理解,僅僅是一個故事,就將《愛丁堡評論》和自己的朋友嚇成這個樣子。這一切都讓亞當斯對英國人的行為極其不滿,他也開始重新審視英國人。

這一次拒絕並沒有對亞當斯造成很大影響,他也不想給自己的朋友增添不必要的麻煩。於是,亞當斯將自己的這篇文章發送到另外的雜誌社。

沒過多長時間,亞當斯的文章再一次被打了回來,亞當斯非常奇怪,他不認為自己寫的東西非常差,也不覺得自己的語言功底有問題。

所以,亞當斯隻能認為是英國人自身的思想和他們過多的顧慮而造成了這樣的結果,這也讓亞當斯認識到,當自己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所有的英國人隻會給他一個背影。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就隻能讓他去尋找極端的道路。就在亞當斯不知道拿自己的文章怎麼辦的時候,又發生了另一件事情,促使他必須立刻去處理。在這之前,亞當斯將自己的文章郵寄到《威斯敏斯特評論》,這是他的最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