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亞當斯在波士頓的街頭尋找了兩個月的工作,但是,並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他開始尋訪自己的朋友,希望可以從他們那裏得到一些社會發展的動向和工作的信息。但是,他們對此的認識並不比亞當斯多多少。
查爾斯找了一份文職工作,這個工作也不比自己現在的狀況好多少。但是,他已經結婚了,所以他需要用這份工作維持他的家庭開銷。
而此時,亞當斯的哥哥約翰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政治首腦,但是,由於沒有站對正確的位置,誰也不知道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亞當斯來到了另一個城市紐波特,希望可以從這裏開始自己的人生。但是,他發現從英國學到的那些東西在這裏完全不起作用。兩者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社會標準和認知,根本是兩套體係。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亞當斯還是沒有找到一個好工作。但是,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思想,去做一名媒體人。
這個時候,他來到了華盛頓,希望可以從這裏開始自己新的征程。但是,華盛頓對於很多人來說,是處於未開墾的荒地狀態。
亞當斯這次無疑是要充當探險家,這次選擇的確要冒很大的風險,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對於亞當斯來說,最壞的結果就是去貧民窟居住。在這裏,亞當斯要重新開始接受新的教育,他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真正成長為一個政治演說家。
這個問題,讓亞當斯感到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前進的道路在哪裏。亞當斯不在乎錢,可能對於美國人來說,也隻有成家以後,他們才會考慮生活所需的金錢問題。這不是代表亞當斯很富有,而是他怎麼樣都可以讓自己生活下去,他不擔心自己會被餓死。
但是,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亞當斯需要找到一家報社,找到一份工作維持自己的生活。可是,他想找一家日報社,但是,這樣的報社根本不需要亞當斯。
後來,亞當斯隻能依靠《北美評論》,但這不是亞當斯心中想要的實事評論的報社,這一切都讓亞當斯感到迷茫。
一些似乎都沒有希望的光芒,亞當斯也不知道怎麼辦。在華盛頓,他隻有一個朋友,就是總檢察長伊瓦茨先生。這是他在華盛頓唯一可以依靠的朋友,伊瓦茨先生幫助了亞當斯,在亞當斯最無助的時候,向亞當斯伸出了援助之手。
“亨利·亞當斯的教育啟示”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權,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不這樣做,孩子可能會缺乏判斷力和選擇的能力,缺乏責任感和主見。
一個經常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恣肆的,盡管會遇到一些挫折,但最終能戰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