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與他人自然相處,不要裝腔作勢(2 / 2)

但是,亞當斯同樣對蘭道爾一無所知,也對他沒有任何看法。他沒有辦法偽裝,隻能告訴史文朋,自己對雨果和蘭道爾都非常厭惡,也不喜歡他們的詩歌。一個連雨果和蘭道爾都無法欣賞的人,我們可以看出他有多麼失敗。

對亞當斯這樣的評價是正確的,也是符合現實的,他的確是這樣的人。沒有任何人在故意貶低亞當斯,這是真實發生的情況。

亞當斯也感覺到,自己和史文朋不是一個層次的人,也沒有辦法到達史文朋那樣的學問高度。甚至可以說,即使亞當斯用盡自己一生的努力,都未必可以到達史文朋現在的學問程度,這是亞當斯對自己的認知。

有時候,亞當斯也會想,自己身上真的一點優點也沒有?難道就沒有一項技能拿出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嗎?如果真的有,亞當斯一定會拿它來換取別人的尊重。

可見,亞當斯當時還是沒有真正明白人生的含義,因為即使他有技能,也不能因此獲得別人真正的尊重。或許在法國,人們可能會因為他的可憐而表現出一些愛意,但是,在英國絕對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米爾尼斯當然知道雨果和蘭道爾,但是,如果讓他評價這兩個人物,無疑是給了他一個比登天還難的任務。米爾尼斯沒有辦法從自己的腦海裏區分出兩者的不同。

旅程結束以後,他們回到了倫敦。一到倫敦,亞當斯就馬上跑到書店,去買史文朋推薦給他的書籍——《羅薩曼德女王》。

亞當斯希望這本書如史文朋評價的一樣好,如果真是那樣,亞當斯會更加崇敬史文朋。雖然這樣的敬意對史文朋沒有任何意義。

每個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亞當斯還是一如既往地感到孤獨。按照米爾尼斯的觀點,倫敦的季節就是在失去朋友和獲得新的朋友之間不停循環,這就是生活的規律。

自從旅行回來後,大家就很少見麵了,也沒有過多的交集和了解,直到米爾尼斯再一次邀請所有人參加一個晚宴,大家才再一次見麵。

隻是,自從這次晚宴結束以後,亞當斯就再也沒有見過史文朋。當時,史文朋在英國已經非常有名氣了,而亞當斯與他的關係還是停留在原來的狀態中。

在所有人當中,奧利芬應該是和亞當斯接觸最頻繁的一個人,其他人與亞當斯的交往都非常有限。

隨後,亞當斯還去了弗裏頓,並對那裏的一切進行了記錄。同時,米爾尼斯也希望並且推薦亞當斯進入聖詹姆斯俱樂部,這對於亞當斯來說是極大的鼓勵和支持。所有的一切都代表亞當斯在進步,在成長。

“亨利·亞當斯的教育啟示”

孩子與人相處要做到真誠,以事實為依據,不會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欲就滿口謊言,也不會任由自己的性子,做一些對別人不利的事情。

孩子天生都是真誠的,來到世間被不當的環境和居心不良的人誘導,使孩子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裝腔作勢。父母要幫孩子保持天生的純真美好,消除後天不良的影響,做個真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