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曆時數月,成都市“版權興市”課題研究組的研究工作漸近尾聲,從曆史梳理到現實論證,從宏觀的城市發展戰略到個體的著作權人,我們最初的理念最終變做了20餘萬字的文稿,形成了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版權興市”路徑探索理論研究成果。
回想這幾個月來與課題的共同成長,有調研受阻時的輾轉難眠,也有收獲重要資料時的欣喜與相互鼓勵。將版權元素置於城市發展的背景進行研究,未有先例,無樣本與模板可循,充滿未知,課題組成員的工作如同在一片荒蕪之地開辟良田,擔負著開創者的重任與艱辛。懷著對城市未來的憧憬、產業發展的希望與嚴謹的學術姿態,我們翻閱大量曆史資料,進行現場調研與采訪,在反複論證中將課題步步推進。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探索城市發展方向與方式,研究版權及其所涉及的產業經濟發展,我們始終懷有強烈的責任感。現代的成都,自然環境優越、社會文化繁榮、經濟增長迅速,已經擁有了美食、“非遺”、創業等多張城市名片,可從長遠來看,城市應當走向何方?我們需要一個可以統攬全局的目標,將這座城市所擁有的種種優勢融為一體,使其具有獨一性,並且具備長遠發展的潛力。我們的研究過程,更像是一場尋找的過程,尋找一種城市複興的可能,尋找城市夢想的現實之途。在課題推進的過程中,正當筆者為成都的未來城市定位是“田園城市”還是“創意城市”而躊躇之時,成都市委正式提出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曆史定位和長遠目標,充分體現了成都市委的高瞻遠矚。幸運的是,我們找到的答案——版權興市,它與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的戰略目標高度呼應,與現階段的種種發展方針緊密聯係。更重要的是,它能留住那些讓人激情澎湃的城市精神,在下一個千年輪回之後的回望裏,被世人銘記這樣一座城——成都。
同時,我們相信,這樣的路徑探索對於創新城市發展理論、拓寬產業發展思路大有裨益。在日趨激烈的全球城市競爭體係中,成都邁出的第一步,哪怕僅僅是設想,都將給正在或即將麵臨同樣發展問題的國內外城市以啟迪;在新時代新技術的驅使下,三次產業中各行各業均競相轉型、追趕升級,成都版權業適時大膽地拋出產業理想,也將為其他產業樹立標杆,引起對自身的追問與沉思。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在課題立項、課題研究過程中給予的幫助、指導和經費支持;感謝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及編輯趙麗華博士的支持和幫助,使得本書及時與讀者見麵。同時,在此謹對所有支持本課題的機構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所論,僅是為版權興市戰略理論作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始終,課題組成員們始終保持著理性與激情的統一,為盡可能完善每一個細節不辭辛勞,但由於時間局限加之部分基礎資料的難以獲取,使得最終研究成果仍然存在著不少紕漏,實屬遺憾。隨著版權相關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內外城市發展變革的步伐越來越快,更多更深入的相關研究必會跟進,願本書為後來者拋磚引玉,也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毛大付、蔡尚偉
2010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