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賢者羽扇輕揮,沛然之力湧出,將勾尨扶了起來,笑道:“龍族使者莫急,軒靖太子乃是天朝友人,此番遭難,聖皇不會見死不救。然如此大事,必要妥善籌劃,不可有絲毫馬虎,否則隻怕適得其反。汝先至偏殿休息片刻,聖皇自有主張。”
勾尨見識大聖賢者非凡實力,又聽清他言中之意,定然不會對龍珠之事不管不顧,登時又驚又喜,便道聲告退,跟隨靈琦離開。
天軒心下主意已定,便向眾人說道:“軒靖太子有被囚,已臨生死玄關,朕不可坐視不理。不知眾人以為如何?”七恨劍君道:“誠如聖皇、軍師所言,龍族內亂,軒靖太子已在生死關頭,天朝不可見死不救。我願率人親往冥海,幫助龍族之王平定叛亂。”
九指神相道:“老臣亦讚成出兵冥海,由太師親往甚為恰當。”大聖賢者笑道:“汝二人不必多言。聖皇決心救助軒靖太子,想必已有考量。”
天軒笑道:“朕之心思,始終瞞不過軍師雙眼。不錯,朕打算親自前往冥海走一遭。”九指神相聞言心下一驚,忙道:“萬萬不可!軒靖太子一身的能為,眾人親眼目睹,當真是非同小可。繞是如此,還栽在叛賊司幽的手中,由此足可見司幽的手段。聖皇乃是尊貴之軀,怎可輕涉險境!此事萬萬不可。”
七恨劍君也道:“太輔之言甚是。聖皇不可輕涉險境。還是由臣率兵前往的好。”天軒道:“太師、太輔放心,朕會多帶人手前去,諒他們也奈何朕不得。”九指神相搖頭道:“不妥,不妥,還是不妥。”
天軒自然深知九指神相稟性,雖然侍上恭謹,一片赤誠,然而一旦固執起來,卻也很難說服,一時無法,便轉頭望向大聖賢者,道:“軍師以為如何?”
大聖賢者輕搖手中羽扇,緩緩說道:“聖皇親往,也無不妥。”天軒大喜,道:“就依軍師之言。”九指神相卻是大急,忙道:“可是……”大聖賢者阻止道:“聖皇既有此意,太輔又何必堅持不允。吾自有主意保護聖皇周全。”
九指神相聞言一怔,道:“軍師有何計謀?”大聖賢者道:“吾適才曾細思勾尨所言,總覺其中似乎別有隱情。以勾尨能力,想要自冥海之中脫出,實無可能。除非是有人故意放他出來。”
天仙子、青姨等聞言一驚,道:“軍師之意是說此事乃是一個陰謀?”大聖賢者點頭道:“吾確有懷疑。”天軒搖頭道:“朕看勾尨不似作偽。”大聖賢者道:“如若勾尨所言不假,此便是敵人所設之局。其目的隻怕便是聖皇。”
秋容芷聞言不由擔心,忙道:“軍師快細細說來。”大聖賢者道:“據吾所知,司幽此人暴躁寡謀,極易衝動,此番叛亂,幽禁晏龍與軒靖太子如許之久卻不殺,不合情理。除非是協助司幽叛亂之人不允,欲以之為餌。”
戚輕侯緩緩點頭,道:“軍師所言有理。他們定是故意放回勾尨,讓他來不周山求救,誘使賢侄前往。”七恨劍君道:“他們又如何能夠斷定聖皇必會親身前往?”
大聖賢者道:“聖獸圖騰!”天軒也不由神色凝重,道:“若真如軍師所言,隻怕設此局之人對朕知之甚深!”九指神相忙道:“此事果然不單純。既有此等陰謀在內,聖皇更不可親自前往了!”天軒搖頭道:“不可,越是如此,朕越是要前往一探。倘若此番不去,幕後之人自然也不會罷休,日後也少不了麻煩。朕正欲趁此時機一探背後陰謀者。”
大聖賢者搖扇道:“吾讚同由聖皇親往。一則,唯有聖皇親身出現,陰謀者才有現身之可能。再者,聖皇新近登基不久,雖有誅滅冥域之主之功,又發布皇令,緝拿天下罪惡之徒,安定武林之心,然聖威仍限於銀河界範圍。此番赴冥海親征龍族叛逆,正是聖皇樹立威望,震懾天下之機。”
天軒點頭道:“軍師所言甚合朕意!就如此決定!”大聖賢者道:“為防萬一,吾等須有充分之準備。”遂如此這般,與眾人詳議密計。
次日,聖宮整備大軍,以天朝聖皇南宮天軒為首,帶領數百高手,浩浩蕩蕩趕往冥海,救助龍族之王。太師七恨劍君、掌令使奉劍、諸戰將等隨行。除此之外,天朝天策殿發布命令,邀集天下各宗門之人,於三日後會師冥海之濱。聲勢之浩大,震動四方。
與此同時,軒轅飛星與一名俊美的少年男子偷偷離開聖城,也往冥海方向而去。原來,隨大軍而行的天朝聖皇,乃是元聖妃許飛娘所扮,而與軒轅飛星同行的少年人,卻正是天軒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