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就算不能全部適合所有的人,可是這樣的原則依然是很重要的。人們擁有的錢財越多,就越想變得更好,所以人類之間就有了摩擦和衝突。
不僅僅是人類社會,就連那些沒有智慧的動物之間也會為了利益而發生戰爭。
人類社會中的衝突不隻是這些表麵上的,人類內心深處的心理活動也會引導人類走向衝突。
這種衝突源於人們對財富的貪婪,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人要當財富的保管員。從我們的研究中,這種貪婪的心態不是人的天性,可是一旦出現,貪婪就永遠無法消除。
除了貪婪,還有對所有物的私有欲,這個直接導致由愛生恨。
這種私有欲如果存在於一個團體中,它就成為了這個團體中的不利因素。在這種私有欲的主導下,團體把與其他人的關係變成了主仆的關係。
雖然不正確,可是這種心態卻是人類不斷追求的。這種心態可以保證人類能夠得到希望的利益,所以人們也將它當作了一種必須遵守的規則。
在確定了這樣的規則之後,人類的世界觀就顛倒了。人類把這種錯誤的、不道德的思想當成了自己追求價值的指導理論,整個社會也陷入混亂中。
人類在這個黑暗的世界裏看不清什麼是正確的選擇,於是他們接受了這種錯誤,在錯誤的指引下,他們也一並接受了錯誤中的傷害。
所以,當孩子降臨到這個世界之後,他們忽然從一個充滿真理的情境跌進了這個黑暗的世界,自己會不知所措。
在孩子進行自主行為的時候,他們無法跟上社會的快節奏,所以,他們也理解不了成年人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行為。當然,孩子們是不參與對生產資料的創造的。
在孩子的世界中,他們需要的知識不是通過自身勞力創造出來的具體物品,也不是使用高科技工具進行創造的,當然,更不是當權者製定一係列不平等的規則。
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可以知道,孩子和成年人所需要的生存環境是截然不同的。孩子們的城堡和成年人的天堂不是一個概念。孩子降生在成年人的生存環境中,覺得自己就是一個闖進外太空的外來者。
孩子們不能在這個世界中找到生存的模式,也不能通過自己的學習改變這個世界,對於這個社會來說,孩子沒有價值,與這個世界也格格不入。
更進一步說,孩子的存在會打破世界的平衡。因為在大人的眼中,孩子隻要在自己的身邊,即使不說話也會覺得很煩。反觀孩子,他們需要更大的空間讓自己探索活動,所以對於這個環境,他們會更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