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高漲的情緒就像是火山噴發一樣,把人類帶到一個更高的山峰,學習也就成了社會得以繼續前進的根源。隻有不斷學習,我們才能建設出適宜的環境。
學習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本能,它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空間是不是一種安靜、平和的氛圍。
這樣創造的環境成為了一種世外桃源,我們把它稱為“超然”。大家在這種生活中漸漸有了感情,這個反過來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我們在研究人類的曆史的時候發現,從低級動物發展到高級動物,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人類也正是通過漫長的時間才得到了更高級的智慧。
這個同樣適用於人類的發展。最初的人類平和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隨著人類的發展,他們自己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空間。到了現在,人類不再隻接受環境而是直接改變環境。
當然,這個過程不是人類單純地換一個差不多的空間,而是人類運用自己的能力親手打造出一個自己喜歡的空間。漸漸地,人類離不開自己打造的這個社會,也無法停止發揮自己的能力了。
因為,在人類最初的環境中,人類不能像其他動物一樣找到可以維持生活的東西,鳥類的一切都可以直接找到,可是,人類必須搶奪才能夠生存。
所以,人類必須要團結一致,才能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這種能力的發揮需要將學習作為動力。
可以這樣說,人類可以在生存的環境發生變化時,迅速適應另外一個環境。但是對於自己的同伴,他們就不能忽視了。他們的情緒會隨著周圍同類的變化而變化。
在進化過程中,人類不得不逼迫自己維持生存,直到人類創造出新的環境,他們才能了解這個真正的意義。
當然,人類也是這個世界中的一分子,跟其他的生物一樣,都要對這個世界進行保護和建設。不同的是,其他生物所做的事情都是在本能的支配下進行的。
比如說,在經過長期的衝刷之後,珊瑚不斷變化自己的形狀,從適應這個環境,所以在海邊出現了小島;植物是通過動物的不停運動,得以繼續成長;死亡的動物,會影響大自然的氣味和形象,於是老鷹和土狗就承擔了吃死屍的任務。
這些生物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們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係,隻有遵從這種聯係,自己才能夠存活、傳承下去。現在,我們把這種聯係稱為“生物圈”。
在地球上,生存不是最終目的,每一種生物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基因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所以說它們必須保持這種聯係。
可是,地球上有這麼多種生物,每種生物都會有所創造,可是生物消耗的卻很少,這樣更多的物品被剩了下來。
這些生物按照自然的運作規律努力地學習和奮鬥著,為成為最成功和最高級的物種而不斷努力。
跟動物一樣,人類創造了更多的東西,所以,在看似毫無規律的行為背後,人類也是遵照規律活動的。
可是,現在的人類心理極度不健康,生存和繁衍已經不再是人類追求的事情了。如果孩子們要回到以前的方向中去,那麼他們一定要遵從自己的天性,也需要不斷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