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兒童之家教育方法的起源(2 / 2)

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他們沒有吸取到生長的養分,唯一可以讓他們得到發展的,就是給他們提供足夠的陽光雨露。

可是我不明白的是,後來他們怎麼會重新開始生長,並且發出耀眼的光芒呢?他們從什麼時候如何開始了巨大的變化?

我們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是,這些孩子已經行走在平坦的路上,並且釋放了自己被束縛的心靈。

然而,我們無法知曉,到底是什麼因素在妨礙著孩子的生長,也不知道是什麼因素讓他們可以開花結果。

在我們看來,孩子們的生存環境是艱苦的。父母為了生活不得不每天忙碌,也沒有能力給孩子提供學習環境。所以這些的孩子是完全自己生長的。

在我們看來,就算是給這些孩子找有良好素養的優秀老師,也不會有任何效果,所以一開始,我們僅僅是找了一個年輕的女人看管這些孩子。

這個女人最初的夢想是做一個教育工作者,可是沒有實現。雖然她也是什麼都不懂,但是她非常喜歡孩子,否則,她不可能勝任這項工作。

另外我們也要看到這個事情,當時成立的兒童之家完全是靠私人讚助的,成立兒童之家的錢還是用修葺房子的費用讚助的,間接來說,這些錢是住在這裏的人讚助的。

當然,建立兒童之家的初衷隻是為了不想讓這群孩子破壞基礎設施,從而公司可以節省維修設備的開支。

在這個初衷下,這間機構不是福利性的,這裏連最基本的餐食保障都沒有,更不用說會為兒童提供醫療保險等保障兒童的措施了。

由於是以這種支出來算,所以能用的預算很少,我們除了能置辦最簡單的必需品之外,還得自掏腰包,我們買不起正規的教學用具,隻能自己動手準備。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簡陋的條件,居然幫助我們了解了兒童的各種心理活動,在我看來,這也算是獲得了一種成功。

所以,最初的時候,我們都沒有覺得兒童之家會起作用,因為它隻是一個提供兒童自由活動的地方,但並不提供教育。

兒童之家的裝潢也類似普通的住宅,彌漫著一種家的味道。最開始的那些家具,很多是按照殘缺兒童的需求布置的,但是跟正規的學校比較,還差的很遠。

這個最初的兒童之家,光照不好,沒有溫馨、溫暖的感覺。那個時候,兒童之家隻有一張供老師使用的尚算結實的講桌。除了這個,唯一的櫥櫃還算牢固,這個櫥櫃裏有我們需要的所有教具。而唯一的能打開這個櫥櫃的鑰匙,一直由老師保管。

上課時孩子用的課桌相當於一般學校規定的那樣,擺放的時候兩兩相鄰,每排可以供三個學生使用。

學生的“椅子”是長方形的凳子,另外每個人也發了一把帶扶手的小椅子。

在外麵的活動區,僅僅種植了一些小草和小樹,我們沒有養花。這個習慣居然流傳了下去,以後每個兒童之家都沒有花。

在與兒童的相處中,我發現他們竟然不喜歡接受獎勵,我對這個現象的看法是,他們對在兒童之家的活動不抱什麼希望。後來,我慢慢地幫助這些孩子鍛煉他們對外界的感覺,在這個期間,我希望通過觀察找出他們的活動跟殘缺兒童的活動有哪些不一樣。

最讓我著迷的觀察對象是這些年紀比較小的健康孩子,我想找出他們跟那些年紀大的殘缺兒童有哪些不一樣。

在對雇傭老師的培訓中,我隻是讓她使用所有的道具來鍛煉兒童對外界的感覺,除此之外,給予她完全的自由並且從不額外增加工作量。

在經曆這樣一段時間的培訓後,這個老師也逐漸接受這樣的教學,並且在創新上投入極大的熱情在創新上。

後來,我看到她能夠自己創造出其他的教具,在孩子的學習中,我見到一個金色的十字形工具。

這個工具以紙為原料,是她為了獎勵孩子的優秀行為,而特意製作的禮物。從那以後,這些金色的十字形的獎勵就出現在優秀孩子的脖子上,我也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好。

不僅如此,她好像喜歡看到兒童行軍禮,不同於一般的方式,她教這些孩子要把其中的一隻手撫在胸上,還有一隻放在額頭前。這些孩子都學得很開心,所以這種教法真的挺好的。

在這個地方,這些孩子在我們的照顧下過了很久的安靜生活,雖然別人看不到,也不想關注我們的行為。

但是,在這段時間的所有行為,都值得被記錄下,以方便我們更好地分析。雖然這些事情沒有遵從規律或者不具有任何價值,然而,我也希望能夠透過這些找出我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