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迷失之山(1 / 2)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蒙恬將兵三十萬,北擊匈奴七百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之後十多年,匈奴力為之怯,向北遷徙,不敢南麵而望。

蒙恬又奉秦始皇之命,集合甲士邊民,在邊塞修築長城,將原來的六國長城連接在一起,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綿延一萬餘裏,使匈奴鐵騎卻馬不得過,勒韁徒長歎。

長城修至遼東入海處時,綿延的高山,阻礙了長城的修建,蒙恬率領十多萬軍民,開山鑿石,將一座雄偉的山脈,夷為平地。突然之間,血漿從地下迸射而出,將天空映成了紅色的海洋,陣陣龍吟咆哮,大地動搖,裂開了無數條縫隙,大量的海水洶湧而來。

等蒙恬和幾十萬軍民從海水中爬上岸,這才發現,原來的高山,連同方圓幾十裏的山脈都已不見,天空陰晦,雲霞盡染,如血的嫣紅浸透了大地,在遠處的海麵上,隱隱出現了一座小島,小島的旁邊,海浪滔天,卷起大量的漩渦,裹著小島漸漸遠離,消失在海麵之上。

蒙恬驚魂不定,嚴命此事不得外傳。不久之後,始皇帝駕崩於東巡途中,秦二子胡亥在宰相李斯及太監趙高的擁護下,矯昭殺了大公子扶蘇,賜死蒙恬。

後人傳說,蒙恬挖斷了龍脈,引起巨龍憤怒,化成了一座小島,隱藏在了海中,秦沒有了龍脈,不久就被滅國。如能找到巨龍化成的小島,就找到了龍脈,不但可以坐擁天下,還能羽化成仙。

從秦朝覆滅至今,已有近千年,這個傳說已經鮮有人知。從幽州前往平壤的一隊人馬中,一個鏢師模樣的老者,正在吐沫飛揚的講述著這個故事,一眾鏢師對老者的故事,耳朵都已聽出了繭子,不屑一顧的躲到了遠處,隻有旁邊的幾個年輕人,聚精會神的聽著,一臉的神往。

“老王頭,你能不能幹點正事,老子請你來,不是讓你來說書的。”一個壯漢驅馬過來,不耐煩的對老者說道:“你帶一個弟兄,到前麵探探路,如今兵荒馬亂,這一路可不太平,我們還得加倍小心。”

老王頭忙賠著笑臉,點頭哈腰的說道:“司馬鏢頭,你莫生氣,這不是閑得無聊嘛,我給大家解解悶,我這就去。”

一邊說話,一邊喊上旁邊的一個鏢師:“小李子,你就陪老漢我走走吧,你第一次出來押鏢,路上我給你說說這押鏢的規矩和見聞,保管讓你大開眼界。”

敢情這個老王頭還沒有說過癮,拖了一個雛兒一同出發,旁邊那些老江湖,每人聽他的故事都聽了幾十遍,早已不耐煩了。

小李子不到二十歲,長的五大三粗,一臉的憨厚,聽老王頭吩咐,連忙催馬跟在了他的身後,兩匹駿馬四蹄翻飛,塵土飛揚,漸漸消失在遠處。

“金爺。”司馬鏢頭來到一輛馬車前,高聲說道:“再往前走,就要到鴨綠江了,這一段不太平,你要管好你的那些子侄,讓他們千萬不要四處亂跑,否則,出了事可就怨不得我們了。”

從馬車裏鑽出一個漢子,就是被司馬鏢頭稱為金爺的人了,穿著華麗的綢袍,手中轉動著兩隻溜圓的玉珠,不時撞擊在一起,發出悅耳的響聲,玉珠晶瑩剔透,純白無暇,一看就是稀有之物,卻被他毫不吝惜的玩弄於鼓掌之中。

金爺皺著眉頭問道:“我將你們整個鏢局都請了來,一百多號人,難道還會怕一些草寇?是不是嫌我給的錢少?你開個價,我絕不含糊。”

這是個錢多的可以砸死人的主,一路之上,動輒賞金賞銀,豪闊無比,司馬鏢頭不想得罪這個財神爺,連忙解釋道:“金爺誤會我的意思了,高麗本來有三個國家,高句麗、百濟和新羅,還有許多東瀛來的武士,這幾年打來打去,一直不安生,被大唐給滅掉了兩個,隻剩下了新羅,百濟和高句麗殘留的逃兵占山為王,四處搶掠,那些東瀛浪人,更是神出鬼沒。這些還不算,就在這鴨綠江的源頭,有個民族叫肅慎人,來去如風,凶殘無比,我們目前所在的這個地段,可是步步危機,須得多加小心才是。”

聽司馬鏢頭說的鄭重,金爺有點慌神:“你不是說你們鏢局的鏢師個個武藝高強,以一擋百嗎?難道你也沒有把握應付?”

司馬鏢頭傲然說道:“我們乘風鏢局,在這條道上走了十多年,就連大唐與新羅兩國開戰,我們都通行無阻,平安無事。金爺,你放心,這些賊寇不來則已,隻要敢來,我們殺的他們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