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宮中小屋(2 / 2)

正在徐昌平暗暗思索的時候,走廊中傳來了腳步聲,有人正漸漸走來,靠近了這裏。

腳步走進了屋中,停在了徐昌平的麵前,徐昌平定睛望去,是一個青年,二十多歲年紀,眉目清秀,麵色溫和,一身錦繡,顯得溫文爾雅,富貴雍容。

青年望著徐昌平道:“想必你就是徐都尉了,都說你斷案如神,與你曾祖一樣,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你可否說一說你怎麼會到這裏來?”

“那都是謬傳而已,我一凡夫俗子,哪有如此大的本事。”徐昌平淡淡的說道:“如果閣下感興趣,我就不妨猜上一猜,權當閑談,做不得真。”

“好,那你就說說看。”青年饒有興趣的站直了身體,一動不動。

“那個小太監將我從武家騙出,在這皇宮中暢行無阻,來到那間早已設好陷阱的廂房對我動手,定然是早已得知消息,覬覦我身上的秦璽。”徐昌平梳理著思路,慢慢說道:“小太監請我進宮之時,說是武後召見,知道我在武府等武後召見的人並不多,隻有武三思父女,武冰心與我一直在一起,將我的消息透漏出去的,就隻有武三思大人,或者是在他向武後稟報時、在旁伺候的太監宮女;武三思大人如此身份,秦璽這麼重要的事情,他自然不會輕易對人說起,那透漏消息的,隻有武後身邊的宮女太監。”

“有一定道理。”青年不禁大點其頭:“可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能在武後身邊安插眼線的人很多,但是在這短短時間內,便能做出周祥布置的人恐怕沒有幾個,秦璽雖然是寶貝,對普通人卻並沒有多大用處,隻有皇帝或者想當皇帝的人,才會冒險搶奪。皇宮中符合這樣條件的人不多,我想來想去,隻有當今的皇帝才會對我動手了。”

“說的不錯,除了這種可能,也有可能是武三思見寶起意,對你下手。”青年聽著徐昌平的分析,讚同的說道,但是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秦璽乃是皇帝禦寶,武三思還不敢有自己當皇帝的想法,至多是想要獻寶的功勞罷了,秦璽是我和武冰心共同找到,武冰心代表著武家,他又何必再花費如此的功夫,來奪秦璽呢?”徐昌平搖搖頭,繼續說道:“再說,如果武三思就算要獨吞秦璽,在武家動手,不更隱蔽?何必冒著如此大的風險,來到皇宮動手呢?”

“你說的有道理,武三思確實沒有動手的理由,但是你說是皇帝動手,這有點說不過去吧,你將秦璽獻給武後,武後可是皇帝的親生母親,到了武後手中,不就是到了皇帝手中?”青年戲謔的笑了笑,反問徐昌平。

“開始我不理解,但是見到你之後,我有點明白了。”徐昌平一瞬不瞬的注視著青年:“如果我所料不差,你就是當今的皇帝。”

“哦。”青年有點意想不到:“你為什麼會斷定我是當今皇上。”

“秦璽是何等重要的寶貝,皇上從我這裏奪取它,自然是不希望它落入武後手中,這麼重要的秘密,一般人怎麼可能知道?關押我的地方,想必也是一個隱秘的所在,宮廷之中,知道的秘密越多,危險就越大,隻怕沒有幾個人,願意陪我說話,而你,不但知道秦璽的秘密,還能輕鬆來到這裏,與我心平氣和的談話,如果不是皇上,哪能有如此的氣度?”

“不錯,朕就是當今皇帝,拿走秦璽後,本打算將你秘密處死,念及你的曾祖徐茂公,是我父皇最器重的大臣,而你接連破了幾個大案,也是個有才之人,朕這才忍不住來看你,如果你願意為朕所用,朕便赦你不死。”李旦起了憐才之心,誠懇的說道。

“你大禍將至,卻不自知,還有時間考慮這些問題?”徐昌平搖頭歎息:“武後如果得知我失蹤的消息,隻怕你馬上就是焦點。“

“朕大禍將至?”李旦氣憤的說道:“你說錯了,朕是大權即將到手才對。自朕登基以來,不能獨自當政,隻能在母後身邊旁聽;不能住在正殿,堂堂一帝之尊,卻要偏居側殿。所有的事情都由母後一人做主,朕算什麼?隻不過一個傀儡而已!”

李旦越說越是氣憤,在屋中急速的走來走去:“朕乃堂堂天子,一國之君,卻要任人擺布,憑什麼?如果秦璽落入母後手中,她隻會變本加厲,直接稱帝,朕也會像哥哥一樣,被她廢掉,朕絕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絕不能讓秦璽落入母後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