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複仇(1 / 2)

文成公主將王後的嬰兒丟在喇嘛廟,畢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又擔心嬰兒的安危。楊恨還小,也正在吃奶,她便裝作一位好心人,每日前往喇嘛廟,為嬰兒哺乳,成為了嬰兒的乳母。

嬰兒慢慢長大,因緣巧合,竟然被當做了活佛轉世,隨著年齡的增大,隱隱然成為了蕃教的首領。

文成公主心係大唐,知道王後的本意是要與大唐為敵,隻要見到活佛,便與他講述一些大唐與吐蕃友好的益處,希望活佛能夠阻止王後對大唐不利。

活佛對乳母非常尊敬,耳濡目染之下,對大唐抱有好感,一直主張兩國和平相處。

王後後來生下了第二個兒子,鬆讚幹布在世時,王後不敢提起對大唐的不滿之言,怕引起國王的懷疑。直到鬆讚幹布去世,自己的兒子繼位當了國王,她才開始數落大唐的不是,日日勸說兒子與大唐反目成仇。

楊恨成年後,文成公主便對他提起了楊浩之事。楊恨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隻身來到了大唐,尋找生父,循著母親的記憶,來到了蓬萊,遇到了楊明慧的母親楊清波。

楊家在島上多年,從來不許外人踏入小島,楊清波見到楊浩,便動手驅趕,楊浩雖然也學過一些武功,但還不是楊清波的對手,又不甘心退出小島,邊打邊逃,兩人追打著來到了山頂。

楊清波追了一路,怒氣衝天,揮舞著寶劍,誓要殺死楊恨,楊恨抵抗之中,失足從山頂滑落,手忙腳亂中,抓住了楊清波,兩人翻滾著墜到了藏書室的外圍。

等兩人清醒過來,發現了如此多秘籍丹藥,大喜過望,也不再纏鬥,細細在藏書室中搜尋,不料在打開一本秘籍的時候,這本秘籍竟然藏了迷幻之藥,兩人意亂情迷中,就像徐昌平與楊明慧一樣,結合在了一起。

等兩人清醒過來,木已成舟,楊清波也無可奈何,出去後便央告父親,非楊恨不嫁。楊玄感拗不過女兒,隻好答應楊恨入贅,後來就發生了楊明慧所說之事,楊恨被殺,楊清波被驅逐出島。

文成公主惦念兒子,也離開了吐蕃,尋到蓬萊,她是活佛的乳母,所有的喇嘛都對她敬重有加,幫著她一起尋找,終於發現了楊清波的秘密,兩人這才相識,文成公主認下了這個媳婦。

文成公主知道隋煬遺寶中的李淵表奏,如果此物落入外人之手,對大唐社稷非常不利,便想取出此物銷毀,但是自己不會武功,楊清波也被逐出家門,這件事情又不能讓太多人知曉,一時之間無計可施。

楊清波死後,楊明慧借著送骨灰的時機,希望混入藏寶之處,但是卻被楊玄忠給拒絕了。直到認識了徐昌平,楊明慧便覺得可以利用,便帶徐昌平一起見了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一直受到喇嘛的照顧,這在村中是家喻戶曉的事情,徐昌平在青州大破喇嘛廟,與喇嘛結下了深仇大恨,文成公主擔心村民泄露自己的身份,暗中吩咐喇嘛將所有村民遷出。

徐昌平眾人在文成公主家借宿的那一晚,被暗中下了眠香,所以才沒有發覺村民遷移的響動;客棧中傷重的喇嘛,因為認出了楊明慧,也被她暗暗殺了滅口。

文成公主隨著徐昌平來到小島之後,先去拜會了楊玄忠,告訴他,自己是隋煬後人楊浩的妻子,熟知藏寶的秘密,可以幫助他取出寶物,自己隻拿一封書信,別的分毫不動。

楊玄忠聞聽,大喜過望,他對徐昌平本來就隻是利用而已,隻等取出了寶藏,便帶領楊家子弟,到中原招兵買馬,稱王稱候,與唐朝一較雌雄,聽了文成公主的話,便立刻答應了合作。

至此,所有的疑惑全然解開。徐昌平萬萬沒有想到,麵前這個文奶奶還有如此複雜的身份和經曆,而且身世如此的顯赫而曲折,心中感慨萬分,不知道該說什麼。

文成公主年紀大了,剛才重重的一擊讓她身負重傷,堅持了這麼久,已經奄奄一息。她掙紮著對徐昌平說道:“我隻希望你能毀掉那份表奏,阻止吐蕃與大唐的紛爭。”

徐昌平望著氣若遊絲的文成公主,鄭重的點了點頭:“好,我一定會想辦法阻止王後的陰謀,為你正名,那份表奏,我答應了別人,不能親自毀掉,但是別人如果毀掉,我也不會阻攔。”

楊明慧何其聰明的一個人,登時聽出了徐昌平的意思,她趕緊從碎落到地上的玉匣中翻出了所藏之物,果然是李淵的表奏。

她拿著表奏,在奶奶麵前扯的粉碎,再用掌力化成齏粉,用力一吹,粉塵隨風散去,從此世上再無李淵的表奏。

文奶奶放下心來,心中的大願已了,強撐著身體,將楊明慧的手放到徐昌平的手中:“慧兒以後就拜托你照顧了。”話一說完,緩緩闔上了雙眼,告別了自己苦難多劫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