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各取所利(1 / 2)

花七娘原名來芷蘭,五歲的時候被父親來俊臣送入桃花穀,便再無聯係。花七娘天資聰穎,當時修為全失的花幼娘將她收作了關門弟子,改姓花,排行老七,此後便叫做花七娘。

當時的來俊臣隻是城防衙門的一個小書辦,三年前,武後選撥人才,他以冷酷善斷博得了武後的寵信,開始青雲直上,擔任禦史台禦史一職。他尋到花七娘,引薦女兒加入了武後的秘密組織:宮廷內衛。

宮廷內衛初創於永徽六年,唐高宗李治欲廢除當時的王皇後,立武則天為後,遭到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貴族反對,為獲得對手的資料,有效打擊異己,武則天成立宮廷內衛。

宮廷內衛相當於武後的暗探,以搜羅情報、暗殺為主要職能,幫助武則天鏟除政敵,立下赫赫功績,長孫無忌、諸遂良等元老先後落馬,王皇後被廢也與這個組織有關。宮廷內衛勢力龐大,當時的三教九流,幾乎都有內衛混雜其中,組成了一個無所不在的信息網,為神武政權提供源源不斷的資料。

花七娘作為花幼娘的核心弟子,知曉了如意的秘密,便告訴了來俊臣,來俊臣急於在武後麵前表現,立即將此事呈報武後,當時邊關戰火頻繁,國內效忠李唐的勢力興風作浪,軍隊各種開支巨大,朝廷財政入不敷出。武後聽聞是隋煬遺寶,非常重視,責派來俊臣協調花七娘查探此事。

桃花穀一眾女流之輩,無意在武林爭鋒,花大娘也早在十多年前將如意交給了韋家,在花七娘的勸說下,花大娘派花六娘重新參與了三家的如意爭奪。

後來,在玉皇閣一事中,桃花穀知曉如意被失蹤的韋二爺帶走,已經下落不明,她們師姐妹幾人討論此事的時候,花七娘這才得知徐昌平身上藏有玉箋的秘密。

花七娘找到父親,商量此事,鑒於前番上官雲在桃花穀爭奪如意,兩人不敢輕舉妄動,生怕打草驚蛇,引來更多武林人士爭奪,加上不了解徐昌平的底細,花七娘便建議,將徐昌平提拔成武官,歸屬來俊臣管轄,這樣,徐昌平便在來俊臣的眼皮底下,有什麼異動,兩人也會及早得知。

不料後來發生了來英傑遇害一事,線索指向徐昌平,來俊臣一怒之下,抓了韋三爺,造成了徐昌平與來俊臣的矛盾激化,也擾亂了她們原來製定的計劃。

花七娘對徐昌平說道:“如今我們已將你懷有玉箋的事情彙報給了武後,引起神武皇後的關注,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都會被神武朝追捕。”

徐昌平淡然道:“如果你們拿不到我身上的玉箋,想必也不能向武後交差,一個辦事不力的罪名,就已經將你們的前程斷送。”

“不錯,這事是箭在弦上,上次如意失蹤,已經令武後龍顏震怒,這次我們要不惜一切手段,務必拿到玉箋。”花七娘沒有隱瞞:“如今我們父女的前程和性命,都已經押到了你的身上。”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不妨做個交易。”徐昌平建議道:“韋三爺落在你們的手中,我們不得不救,而你們對玉箋又是誌在必得,你們隻要承諾,放了韋三爺,從此不再為難我們,我可以把玉箋交給你們。”

“真的?”花七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本以為今天的事情難以善了,如果他們將自己殺了,從此亡命天涯,武林之大,還真不容易找到,而且武後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耐心,讓來俊臣花時間布置捉拿。

“當然。”徐昌平一臉誠懇:“對我來說,親情遠比任何寶藏都要重要,我隻想安安穩穩的生活,並不願與朝廷作對,交出玉箋,換回韋三爺和我們以後的安定,是值得的。”

“這個我暫時做不了主,我要回去稟告父親,由他定奪。不過你放心,我會勸說他的。”花七娘看到了希望,開誠布公的告訴徐昌平。

“我可以放你回去勸告來俊臣。”徐昌平軟硬兼施的說道:“你可以告訴他,我們接到韋三爺,便會離開洛陽,從此不提玉箋之事,也不會影響你們父女的升官發財。但是如果他執意要捉拿我們,憑我們的武功,逃離此地不是難事,等我們再回來,取他的項上人頭易如反掌。”

徐昌平放走花七娘,安心在此等待。他相信,這個交易對來俊臣來說,所能得到的利益,要遠遠比死去的侄兒更加重要,他肯定會同意的。

果然,不久便傳來了聲音,劇烈的聲響將牆壁震的搖搖欲墜,整齊劃一的腳步聲,應該是府兵列隊前來,遠處還有戰馬的嘶鳴,或許是京城的羽林衛。

眾人不由得緊張起來,如此大的陣仗,將綠柳巷估計都能圍個水泄不通,莫非來俊臣不同意交易,非要拚個你死我活,替侄兒報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