虯髯客是武林大俠,寶劍就歸了他,而青石老人醉心於道,拿了《懷素真經》,兩人各取所好,皆大歡喜。不久之後,青石老人苦苦研讀之下,發現這本道經竟然是門神秘的內功心法。
虯髯額聞聽,心中懊悔不已,寶劍雖好,對於他這種高手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而心法卻是彌足珍貴。但他何等高傲之人,自然不願出爾反爾,再行變化。看到此狀,青石老人便與他約定,等兩人百年之後,由雙方後人互相交換,張仲堅的後人用承影劍做信物,與青石老人的後人交換《懷素真經》。
張仲堅身故之後,他的後人便履約來到了中原,四處查探青石老人下落,終於在這邙山找到了青石老人。
聽青石老人提起信物,張韻秋師兄妹兩人神色變得尷尬。
原來他們此次前來,是師兄妹四人,分別是張韻秋、李柱和韓朝、蘇怡夫妻,張韻秋作為張仲堅的直係後人,自然以她為主。
四人來到中原,首先打聽到青石老人(李績)已於十多年前病故,他的孫子徐敬業起兵謀反,兵敗後被殺的消息。四人驚訝之餘,心有不甘,便四處找尋青石老人的其他子嗣。
四人先到長安,找到了以前的英國公府,沒有打聽到任何消息。張韻秋性格急躁,心中煩悶的情況下,對幾個師兄妹多有埋怨,引起了幾個人的爭執,韓朝、蘇怡夫妻二人一怒之下,悄悄離去。
這夫妻二人都是外姓弟子,性格陰沉乖張,這二人從師父平時的言語中便已得知,《懷素真經》是一門神秘的內功心法,早生覬覦之心。離去之時,索性偷走了承影劍,準備自行尋找青石老人的後人,來交換內功心法。
張韻秋發現不見了承影劍,勃然大怒,與李柱商量之後,也隨即離開長安,到處搜尋這二人,在華山與花七娘相遇。桃花穀所習武功是紅佛女所傳,而紅佛女與虯髯客張仲堅是結義兄妹,紅佛女的武功多為虯髯客所授,見過花七娘的武功後,兩人覺得她的武功與自己頗有相似之處,有了好奇心,隨花七娘來桃花穀一看究竟。
因為此行的目的重大,兩人不敢輕易向桃花穀透漏自己的身份,而桃花穀又想了解兩人的武功,於是兩人就在穀中與桃花穀弟子切磋比試。切磋之時,李柱又突發奇想,與其漫無目的的尋找,不如去造一些聲勢,吸引武林人士前來,說不定能夠發現韓朝夫妻和青石老人後人的下落。
於是兩人不斷挑釁桃花穀,花大娘無奈之下,想出了以武會友這一招,希望借著洛陽城的其他武林人士來轉移張韻秋與李柱的注意,這才有了張韻秋與徐昌平的擂台爭鬥,從而發現青石老人的下落。
這一番經過曲折離奇,張韻秋他們來到中原尋找青石老人,已經兩年有餘,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如今承影劍遺失,沒有信物用來交換,青石老人如何肯將心法交予他們?張韻秋愁腸千轉,不知道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