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0歲的夫人,生下了一個小女孩——一個不漂亮的小女孩。正是這個小女孩,讓母親的人生自此變得豐富多彩且意義無限;正是這個小女孩,成為至今仍然風靡的自然教育法的典型範例。這個小女孩,3歲時,能夠熟練拚寫、閱讀,並開始寫詩;4歲時,可以用世界語完成劇本;5歲時,完成出版多部作品;6歲時,熟練使用打字機,自錄經典詩篇千首;8歲時,用世界語翻譯了經典名著《鵝媽媽》;9歲時,通過了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入學考試;10歲時,能熟練使用13門語言……這位夫人就是自然教育法的開創者、斯特娜夫人;這個小女孩就是斯特娜夫人的女兒、小維妮弗蕾德。
小維妮弗蕾德的其他才能同樣卓越非凡:她很小的時候就會拉小提琴,彈得一手好鋼琴,繪畫才能令藝術家都驚歎,數次在國際象棋錦標賽中獲獎。可以說,小維妮弗蕾德在音樂、美術、文史、數學、雕塑等諸多領域均才能出眾。
當年的小維妮弗蕾德曾自編自創無數經典的知識歌謠,比如《骨之歌》《瑪麗的小羊之歌》《五隻小豬》《三隻瞎眼鼠》《讓大黃蜂飛吧》《蝸牛從你的小洞爬出來》《吝嗇鬼的靈魂》《小嬰兒奇妙長大》等,直到今天,這些歌謠的集萃仍然不斷再版,成為父母幫助孩子記憶的最佳讀物。小維妮弗蕾德幼時所做的關於美國曆史的詩歌至今仍有人能夠一字不差地背誦,至少大多數人都知道詩歌的前兩句:十四世紀,哥倫布在藍色的海洋航行;這片土地,這片自由的土地,這片我們深愛的土地……
斯特娜夫人的自然教育法脫胎於老卡爾·威特的早期教育法,她開辦了三所自然教育學校,告訴大家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將自然學校搬回家。自然教育深信每個孩子都是帶著某種天賦降世,母親有責任開發孩子的天賦;自然教育對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開發,高於一切;自然教育注重個性化的單獨培養,而不是群體模式的同質化培養……斯特娜夫人希望讓愛和興趣成為教育的主導,應該調動孩子所有的感官參與,通過有目的性的遊戲體會教育的樂趣,“解放”他們。
小維妮弗蕾德的卓越表現無疑是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的最有力證明。斯特娜夫人一如當年的老卡爾·威特,用自己的教育實踐向世人證明:神童不是天生的,任何一個孩子,隻要教育得法,都可以成才。
本書以自然教育法的原著版本為基礎,參閱了近年來自然教育法的多種國內譯本,用更係統的結構、更清晰的層次、更細節化的遊戲描述,綜合性地介紹了這一教育方法。既可以使讀者了解自然教育法的宗旨,又對自然教育法中涉及的眾多領域做了係統介紹,描述了數學、外語、生物、地理、曆史等學科的遊戲學習方法,對孩子的感官能力、思維動力、動手能力、品德素質的培養都提供了訓練方法及操作原則。
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師,我們由衷希望所有母親能了解自然教育法,踐行自然教育法,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