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七年六月九日,花園口決堤,河水沿賈魯河滾滾流向東南,一瀉千裏。
第二天,黃河中上遊普降了一場暴雨,黃河水量猛增,花園口決口處被衝大,同時被淤塞的趙口也被大水衝開。洶湧的黃河水裹挾著泥沙滾滾向前,將所經過的地方都淤為平地,形成了有名的“黃泛區”。整個黃泛區由西北至東南,長達400餘公裏,淹沒豫、皖、蘇三省44個縣市,54萬平方公裏土地成為沼澤,幾十萬老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魚腹,上千萬人流離失所,給廣大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並且黃泛區每年汛期時,黃水都會泛濫回流倒灌,淹沒農田,洪水過後到處是沙丘,地表突兀凸凹,根本無法耕種,對當地農業造成嚴重破壞。這次決口直接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連續兩年的大規模旱災,並由此引發著名的的“河南大饑荒“,數千萬人淪為難民。當然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突如其來的洪水把胡漢三一家人衝散了,也許僥幸逃生,各自逃命,也許葬身洪水中,連屍體都沒見到。胡漢三雖然僥幸幸存了下來,從此卻流離失所,加入了逃難的人流。
國民政府《豫省災況紀實》如此勾勒出黃泛區災難圖:黃泛區居民因事前毫無聞知,猝不及備,堤防驟潰,洪流踵至;財物田廬,悉付流水。當時澎湃動地,呼號震天,其悲駭慘痛之狀,實有未忍溯想。以僥幸不死,因而僅保餘生,大都缺衣乏食,魂蕩魄驚。其輾轉外徙者,又以饑餒煎迫,疾病侵奪,往往橫屍道路,填委溝壑,為數不知幾幾。幸而勉能逃出,得達彼岸,亦皆九死一生,艱苦備曆,不為溺鬼,盡成流民……因之賣兒鬻女更是司空見慣。
花園口決堤後,黃河泛濫所形成的河道成了軍事分界線,東麵是淪陷區,西麵為國統區。第一戰區向武漢發去軍情報告稱:中日兩國軍隊在豫東地區激戰,日軍飛機狂轟濫炸,致使黃河大堤決口。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又以國家新聞中心的身份對全世界發布黃河大堤被日軍炸毀的訊息。
由於損失慘重,國際影響巨大,花園口決堤的消息迅速引起世界各國關注,一時間,世界各國輿論幾乎一致譴責日軍的這一暴行。
別人不知道怎麼回事,胡漢三心裏卻很清楚,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花園口決堤事件,這哪裏是日軍炸開的,分明是被國民黨軍隊給扒開的,沒想到沒被鬼子禍害,卻被自己人給禍害了,胡漢三心中那個恨啊!
胡漢三清楚的記得,前世有人稱為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花園口,當時國民政府明確要求當地為國犧牲,甚至還打出了“功在國家,害在地方”的口號。
胡漢三來到這裏三天,都沒吃過一頓飽飯,現在又淪為難民,身邊沒有一個認識的人,到處都是逃難的人群,黑壓壓的一片,胡漢三隻覺頭重腳輕,隨時有可能載倒在路邊,一路上這樣的人見的多了,大多都沒再爬起來,胡漢三期間趁機從死人身上扒了套衣服,終於不再光著身子到處亂跑了。即便如此,卻依然難掩落魄,渾身上下都是黃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