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大學的開始(3 / 3)

師姐說我們這一屆比她們那時候幸福多了,她們來的時候是麵朝黃土背朝天,整個學校連一棵樹苗也沒有,很多東西都沒有建好,她說學校是有兩個校區,我們新來的學生就在新校區,等到大三了就搬到老校區,那裏才像是一個大學,有林蔭小道,有寬闊的運動場等等大學應該有的東西都有,她說她們是這邊建校的第一屆,有很多他們那一屆的人來了一看到學校的樣子就失望的卷鋪蓋回去了額,說是不想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浪費青春,又回去複讀重新開始,其實我是很佩服這樣的一群人,因為我覺得他們都是有目標,有想法,有勇氣的人,但是在這方麵我永遠是一個懦弱的人,有時候我寧願去順從也不願去麵對現實。

聽了師姐的論述才恍然大悟。為什麼校園的樹木都是光禿禿的連樹葉也沒有幾片,教學樓和宿舍樓都很嶄新的,就連我一直夢寐以求的大學圖書館也隻是一個小小的閱覽室,我說過要在大學讀很多的課外書,記得曾經錢鍾書考進清華大學的時候說過一句話,他說他一定要在大學畢業之前把清華大學圖書館裏的書全部看一遍,所以當我看到愛看書的楊琳總是可以不顧一切的投入到書的世界的時候,我就發誓大學我也一定要把學校裏的文學名著都看一遍,雖然沒有錢鍾書那麼偉大,但是進入大學,竟然說要重新開始,那麼目標還是要有的,我是這麼對自己說的。

大學和高中就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高中你不必太懂得去交際,有時候老師和家長會更加喜歡性格內向不愛交際的安靜孩子,因為這樣的人才可以靜下心來讀書,你在高中隻要你學習成績好,隻要你每次考試都能拿到高分,哪怕你是個考試機器那都會是學校裏最受歡迎的人,就如我們的考試大神王凱祥。但是在大學不一樣,一個學期就一次期末考試,就算你平時都沒有上課,隻要你在期末的時候抱一抱佛腳說不定你照樣可以考的很高分,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把他們大部分地時間應在社團活動上,用在學校那些與學習無關的各種比賽上,隻要你會結交朋友你就會是學校的名人,說不定還可以當個學生會主席之類的。大學的舞台很大,而且是多種多樣,無論你會哪一種特長:唱歌?跳舞?各種樂器?辯論?。。。。。。?什麼都行,隻要你有特長大學就會有舞台讓你展現自我,可是我什麼都不會,我隻會讀書,雖然小時候喜歡畫畫,在我學習達芬奇畫雞蛋最後畫出了那麼出名的畫家的時候,我就夢想著一定要成為一個像達芬奇一樣的畫家,好歹當初達芬奇也有個專門指導他的好老師,而我隻是因為喜歡,後來因為想要考上大學整天抱著數理化的我隻能無奈的中途放棄了那個愛好,想要成為畫家的夢也就真的隻能是夢了。現在發現我曾經的那些小伎倆在大學都是上不了台麵的,好像大腦中一直被灌輸的思想就是你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你才可以走出這個小圈子,你才可以改變你的命運,改變你的生活,全心全意的去讀書,所以最後就變成了現在的我,這個在大學裏似乎沒有一個舞台是適合這個沒有什麼特長的我,在這個舞台上我終於明白什麼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曾經一度是學習上的佼佼者的我,在這個更大的舞台上麵更多的卻是自卑。

所以我要比別人更加努力的去學習更多的東西,高考的結束、大學的開始對於我來說就像是一個剛剛畫好的圓,雖然到達了終點,但其實也是一個新的起點。

大半個學期過去,事實告訴我,我不能和她們一樣。我沒有特長,沒有舞台,當看到她們紛紛報名參加學校比賽的時候,我也會去湊個熱鬧去報個名,都是初賽一結束比賽對於我來說就結束了,我也隻能算個湊數的。但是各有千秋室友們都是很有目標的去參加自己喜歡和擅長的比賽項目,就算不能拿到獎項也是可以拚進決賽的。蔡意林是唱歌唱得好聽,郭思南是羽毛球打的好,能說會道的楊穗當仁不讓的參加了辯論賽,並且拿到了最佳辯手的獎狀,就連緬甸的識睿也因為寫的一手好字,參加書法比賽拿到了獎項。五個人,唯獨隻有我一直都隻能做觀眾。這樣下去就算學習成績是班上名列前茅也會因為文體分太少而與獎學金失之交臂。所以我不能和她們一起遲到了,在進入大學之前我就向外婆承諾過,我的大學所有的費用都要靠我自己拿獎學金和做兼職來自費。所以我要改變自己,我要找到自己的舞台,我要變得更加優秀,而不僅僅隻是會讀書,我就要比她們每個人更加努力、付出更多。。。。。。

現在的我就像是龜兔賽跑裏麵的那隻烏龜,如果我想贏,就得趁著她們睡覺的時候,我要頭也不回的拚了命的向前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