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就將頭轉向叫囂的宋浩明,道:“宋同學,聽你的話,你對三國很熟?”
“談不上熟,隻是比你懂點。”
宋浩明冷哼道。
“行,那麼我隻想問兩個問題。曆史上的空城計,說司馬懿率兵來打陽平,諸葛亮當時手上沒有兵,於是用了一個空城計司馬懿就退兵了,是這樣吧?”
“是啊。”
“可不是麼。”
“這還有什麼問題?”
同學們都回了幾句。
寧小北輕笑,“那我第一個問題就來了,根據曆史記載和考證,當時司馬懿官居荊州都督,駐節宛城,他那時根本就不在陽平戰場,這個人既然都沒有到這個地方,那這件事怎麼可能會生呢?”
“啊?”
“這個……”
“真的嗎?”
眾同學一臉懵逼,不明所以。
宋浩明也搞不懂,他哪知道這些啊,他隻不過看過一些故事而已。
寧小北就繼續道:“第二個問題,司馬懿大兵壓境,諸葛亮就急中生智,打開城門,派了些老兵在門口掃地,帶了兩個童子往城樓上一坐,開始撫琴唱曲兒。”
寧小北也勾勾嘴角,“我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這件事壓根不符合邏輯,司馬懿為什麼不敢進攻?無非就是怕城內有埋伏嘛,就那麼大一個城池裏麵能埋多少人啊?冷兵器時代,也不可能有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我派一個偵察連進去看看行不行?為什麼要撤兵?”
呃?
宋浩明沒吭聲了,被寧小北問的啞口無言!
寧小北看著宋浩明道:“還有,你司馬懿不是都能看到諸葛亮了嗎?不是都聽到他在城樓上撫琴了嗎?那就說明雙方距離非常近啊,你就算怕有埋伏不敢進城,那你為什麼不找一個弓箭手把諸葛亮給射下來?為什麼要走啊?”
頓了頓,又道:“再者,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雙方兵力十分懸殊,有說二十萬的,有說十幾萬的,那你圍而不打行不行啊?你把這個城圍起來三天五天,困住他們行不行?幹嘛就撤兵了?這在邏輯上,根本就說不通啊。”
寧小北三問,無人應答!
大家都聽得入神了,有些人更是呆住了!
宋浩明也說不出來話,寧小北的每一個問題都太尖銳了!
真的沒有空城計?
這真是杜撰胡編出來的?
同學們感覺有點難以置信。
寧小北總結道:“所以空城計這個說法,根本是靠不住的,至於其他的,比如說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借東風,在曆史也都沒有明確的記載。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小說肯定不如史料那麼寫實,畢竟要吸引人嘛,所以就給他弄得誇張一點。如果大家真想了解三國的真正曆史,我建議你們去看《三國誌》。”
“至於有些人嘛,自己不懂曆史的話,就不要丟人現眼了,以免徒增笑料。宋同學,你說呢?”
寧小北嘴角勾勒一絲笑容,將戲謔的目光看向宋浩明。
後者的臉龐,在一瞬間燒得火紅火紅,紅到了耳根。
“啪啪啪啪啪……”
此刻,宋浩明感覺自己臉上被抽了無數耳光。“咯吱!”一聲,他死死咬緊牙關,猛瞪了寧小北幾眼後,不得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