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坐而論道”(1 / 3)

第十六章“坐而論道”

李天涯做好決定,便風風火火的到處詢問李先河的住處,倒也不難,一會兒就來到了李先河處,看著李天涯來訪,李先河開始以為李天涯聽出了那天他提問背後的意思,今天是來攀關係的,於是臉色也並不怎麼好看,“你來找我何事啊,剛剛領了本宗入門的心法和劍法,不好好鑽研,跑到我這裏做什麼,不會是這會兒就遇到不懂的了吧”“長老真是料事如神啊,弟子真的遇到了一些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宗主是叫你們不懂就問,但是是有前提的,你這還沒有開始,就來詢問,我看你不是百思不得其解吧,隻是想從我這裏獲取捷徑,你還是先回去好好鑽研鑽研再來吧。”聽到李先河的話,李天涯也是猶豫萬分,如果真的回去,豈不是白跑一趟,時不我待,今天一定要把這個問題弄清楚才行“長老,弟子並非想獲取什麼捷徑,是真的遇到了問題,並且也作了諸番嚐試和努力,但是都沒有任何進展,不得以之下才來向您請教”看著李天涯情真意摯的樣子並不像說謊,李先河便問道“什麼問題,你說來聽聽”“弟子剛剛回去以後,便迫不及待地翻閱“清心錄”,並按照上麵的修行方法進行吐納吸氣,但是並沒有任何效果,而且上麵讓我們修行時放空心思,超然物外,這完全和武道背道而馳啊,武道要求我們潛行習武,強身健體,救弱扶貧,這又怎麼可能超然物外呢”聽到李天涯的話語,李先河知道他下來確實是認真領悟過清心錄的,並且對他的有這樣的作為和想法感到非常意外,想他在淩雲宗幾十載,為上百弟子答惑解疑,可是從來沒有底子來向他詢問清心錄的事情,李天涯算是第一個,不過他並沒有把內心的經驗表現出來,而是細心地解釋道“針對你這個問題,我給你三點解釋,希望你你能夠有所收獲,第一:習武是件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期間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挫折和磨難,都需要我們自己去解決,不然就會中途而廢,無所建樹,第二:清心錄裏麵提到的超然物外,放空心思,隻是指我們在修行時許心思寧靜,心無旁騖,不收外界幹擾,不然一切都降功虧一簣,第三:武道之路,氣的修行是基礎,是本源,而招式的修行是補充,是完善,你先好好領悟一下。”李天涯認真的聽著李先河的解釋,並不斷的理解,李先河的意思非常明確,習武不可貪功冒進,不可心浮氣躁,不可丟失本心,需沉神凝氣,一步一個腳印,一小會兒後,李天涯將自己的理解告訴李先河,並征詢他的意見,“看來你的領悟能力還是不錯的,就是這個意思,你下去之後,別著急,別盲目,按照清心錄上的內容堅持修煉,一天不行就兩天,兩天不行就三天,總有一天你會感受到氣的存在,而一旦感受到了氣,你今後在武道上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能量,在理解劍法時也會水到渠成,而且切記,一定不能放棄,一旦氣的修煉中斷,那麼你在劍法上也再難取得絲毫進步”“多些長老指點,弟子下去之後,定當刻苦修煉,不辜負長老的這番指教”說完便準備離開。

不過剛一轉身,心裏又有了一個問題,於是回過頭來再次詢問道“長老,弟子還有一個問題,不知長老可否不吝賜教”“但說無妨”見李天涯孺子可教,領悟力那麼強,李先河心裏也是十分歡喜的,因此聽說他還有問題,也是心然答應,“弟子想知道劍術一途有些什麼層次,而我們入門弟子又在什麼層次呢,長老也別認為弟子是想貪功,隻是弟子有個仇家,好像十分厲害,因此我一定要知道對方是什麼層次,給自己定個目標,並不斷朝著目標努力”“你先說說你的仇家使劍時的情況吧,我幫你判斷判斷”“弟子無能,連仇家的樣子都沒有見著,如果見著了,現在弟子也不可能在此了”“說的也是,連你父親都不是他的對手,你就更不用說了,那你還記得你父親的傷口是什麼樣嗎?”“哦,當時我父親還有三個哥哥是死於同一個人之手,而且看他們的傷口似乎是一劍所致,父親脖子上的傷口比較深,大哥的傷口就稍淺,而二哥的就更淺,不過應該都是死在高速飛行的劍下”李天涯聽到李先河的問題,也是將自己知道的全都說了出來,那日父親的屍體運到家以後,他雖然傷痛萬分,但還是仔細地看了看父親等人的傷口,沒想到此時恰好派上了用場“根據你的描述,斬殺你父親他們的人應該是劍師凝氣境的實力,能夠通過氣來催動劍招,並且劍招奇快,你父親這樣的人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清楚”“對,對,父親三人眼中到死都充滿了震驚和疑惑,好像完全不知道死前發生了什麼一樣,那麼請問長老,劍師凝氣境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如今又是什麼境界呢”“你什麼境界?你覺得你自己有境界嗎,你現在隻是個會使劍的少年而已,在劍法上沒有什麼境界可以和你搭配”聽到李先河的話,李天涯一時也是心灰意冷,照長老的說法,他報仇還不知何年何月去了,甚至自己能不能等到那天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