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的謝、李二人異常開心,知道結果的謝府眾人也是替他們感到高興,謝老爺更是欣喜萬分,直接說道“今天中午我們大擺筵席,府上所有人都來赴宴,咱們要為他們好好慶祝”於是從中午帶下午,整個謝府都處在一種嫉妒歡愉,熱鬧的氣氛中,看著眼前的場景,李天涯也是一陣莫名的感動,因為這裏給了他一種真正的家的感覺,他也在心裏暗暗發誓,此生一定要好好地回報謝老爺,更要好好地對待謝飄然。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不知不覺的五天時間就悄然流逝,今天正是離別的時刻,謝府門口,謝老爺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們兩人在門內要互相照應,好好地修行,天涯你也好早日為父報仇,然後好好滴為民除害,不要讓自己的遭遇發生在其他無辜的百姓身上,飄然,你也是,以後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別給天涯惹麻煩,他以後要一心一意學武,可別讓他分心來照顧你”“多些謝老爺掛懷,晚輩一定好好修行”“女兒知道了,您就放心吧,您也保重身體,我們先走了”說完兩人也是在眾人不舍的眼光中漸漸消失了身影。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事先說好的集合地點,79人中已經到了75人,大家知道今天要出發,也都非常激動,所以還沒有到出發時間,就隻差4個人未到,正清算這,後方又跑來了4人,“不好意思,我們遲到了,家人有些不舍,所以多耽擱了一會兒”“沒有遲到,大家都提前來了,既然都到齊了,我們就出發吧”發話的是李先河,他可以說是這次選拔會的領隊,所以見人都到齊,就開口如此說道。
於是街上的百姓就看見一群穿著整齊,神采奕奕的年輕人整齊的走在益州城的青石板上,浩浩蕩蕩地朝遠方走去,幾個時辰後一行人也是離開很遠很遠,益州城早已消失在了他們的視野中,並且越走似乎人煙越稀少,有些好奇心強的弟子向李先河問道“長老,不知還要多久才能抵達目的地呢,還有,不是說淩雲宗近年發展十分興旺嗎,但怎麼感覺我們越走越偏遠,越荒涼呢”聽到此問,李先河也是半笑半氣地說道“你這少年,那麼著急幹什麼,練武之人要心平氣和,切莫急躁”頓了頓,李先河繼續道“淩雲宗作為我大唐西南地區最大的宗門,肯定要有所講究,如果和世俗距離太近,難免會讓有些弟子心性不穩,受不了誘惑,從而影響修行,所以就將宗門安置在了一個遠離塵世的幽靜之處,懂了吧”這樣的回答十分含蓄,提問的弟子雖然沒怎麼明白,但也不敢繼續追問,隻是默默地向前走著。一路走來,大多數人都覺得十分無聊,因為互相不熟悉,也沒什麼可說的,但李天涯和謝飄然不在此列,二人一路有說有笑,一邊打情罵俏,一邊觀賞風景,覺得時間過得非常快。午飯時分,一行人也並沒有像在城裏一樣下館子,隻是隨便找個寬闊的地方盤腿歇息,大家吃的都是隨身帶的幹糧,沒停留多久,就又起身開始趕路,李先河的意思希望大家加把勁,盡量在天黑之前趕到,不然大家都不方便,因此下午的路程,大家都走得非常迅速,完全沒有上午的那種拖拉,也沒有任何人抱怨或者叫苦叫累,畢竟都是習武之人,一天的路程對他們來說算不得什麼。
夜幕降臨時,仍然沒有看見宗門的影子,這時有的弟子好像已經有些倦怠,便提議休息一下再繼續趕路,可是李先河等人沒有答應,說已經不遠了,在堅持堅持就到了,因此大家也是拖著疲累的身子繼續走了兩刻鍾左右,終於,在一個弟子的驚歎聲中,大家看到了宗門的輪廓。此時一眾弟子們完全忘記了趕路,隻是癡癡地站在原地,目不轉睛地看著前方—雄偉的大門,兩根巨大的石柱矗立在一座巍峨的山峰腳下,隱約可以看見左邊石柱上刻著“人世悠悠兮吾獨縱橫馳騁”,右邊石柱則是與之應對的“山川渺渺兮我自傲然挺立”,而兩根石柱頂端的橫梁上則是刻著醒目的“淩雲宗”三字。兩列飄逸的門聯,霸氣中透著一種孤高,狂放中透露著一種深沉的底蘊,看著看著就會讓人心中產生無限豪情,甚至心思都好像隨著那些字的筆法開始飄散開來,要去追逐灑脫自由的人生。李先河見大家都沉醉其中也是在一旁解釋道“這是我宗開山祖師向淩雲親自揮劍書就,據說他題下這副對聯也是希望自己的門人能夠潛心苦修,將來走出山門,笑傲江湖,隻是近年來,整個西南邊區的百姓都無心向武,我宗門也是沉淪了許久,再也不服當年的風采了”聽著李先河的解釋,再看看石柱上的對聯,所有弟子心中都是豪情萬丈,暗自發誓一定要實現祖師的宏願,不過究竟有沒有人能夠真的實現呢,現在一切都是未知數,但是近百年來還沒有人能夠將淩雲宗的武學發揮到極致,因此如今淩雲宗在武林中的地位其實一直都不是很高,雖然在益州城有著極高的聲譽,但也始終改變不了淩雲宗江河日下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