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對策與建議(7)(2 / 3)

黨報品牌要堅持不斷地創新,有兩項工作不能忽視。一是要製定品牌戰略。什麼是戰略?《辭海》解釋為:“泛指重大的,帶全局性或決定全局的謀劃。”戰略具有全麵性、長期性和層次性的特點。黨報品牌建設是一個複雜龐大的係統工程,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建設成功的。即使品牌建設已經卓有成效了,但麵對激烈的報業市場競爭,也還有一個維護、創新、發展的問題。“遵循長期發展理論,立足長期發展計劃,建立長期發展目標,依靠長期發展戰略最終贏得市場回報,這是黨報不同於其它報紙的特殊發展方式。”[《全國省級黨報現狀與改革途經新探索》課題組編著:《黨報改革途經新探索》,311頁,南方日報出版社,2001。]因此,作為黨報機構,進行品牌建設不可臨時拍腦袋決策,也不可企望“車到山前必有路”,必須超前進行決定品牌建設全局的長遠的謀劃,也就是說一定要製定品牌戰略。

二是經常不斷地對品牌乃至產品進行診斷。品牌診斷是診斷主體專門幫助品牌持有者消除品牌管理中的弊病,改善經營管理,保障品牌生存與不斷發展的一種管理方式。品牌診斷的主體可以是黨報品牌內部相關機構或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的相關機構,也可委托社會上的相關機構進行。按照診斷的時間和方式來劃分,大致可分為定期診斷和不定期診斷,事前診斷和事後診斷,初次診斷和再次診斷,一次性診斷和後續診斷。按診斷的範圍來劃分,可以分為全部診斷、部分診斷、專題診斷等。黨報品牌機構應視情況而定。一些成功報社的經驗證明,品牌診斷是創新的前提,品牌經常性地進行診斷,就能保證長盛不衰,青春常在。

總之,“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江澤民語:見《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1461頁。]實踐沒止境,創新無終點,黨報品牌建設要永遠高揚著“創新”的旗幟。

第四節對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的幾點建議

針對黨報乃至整個報業出現的種種缺失現象,除了各個報社自身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外,本人特建議從中央到地方的新聞出版管理部門可否加強做好如下幾個方麵的工作:

一、加強對報業不正之風的管理力度

(一)建立健全專門機構

為了糾正新聞出版業的種種不正之風,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新聞出版管理機構、有關的各種協會、各級各類新聞機構等都出台了一係列的規定、文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並不明顯,甚至出現了越演越烈的趨勢。“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缺少新聞行業自律的監督與仲裁機構也是原因之一。雖然新聞行業內部已製定了不少行規行約,但由於缺少監督與仲裁機構,僅靠媒介機構和新聞從業者個人的自省、自查、自糾,許多違反職業道德、侵害法人和人民合法權益的行為往往得不到有效製止。”[鄭保衛:《關於我國組建新聞評議會的建議與構想》,載《新聞記者》,2002.8。]現在一些新聞出版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等也成立了閱評組、審讀組、中國報業自律公約執行監督委員會等機構;2005年4月25日,國內首家發行量調查統計和認證的機構——國新出版物發行數據調查中心正式掛牌,宣告了我國報刊發行量無認證時代的曆史。但因其依托單位、人員構成、業務範圍等受限,還不能適應當前形勢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總結以往已有機構經驗基礎上建立健全相關機構,專事對媒體各種不正之風的監管,對媒體資質的評價、對媒體違規行為的處罰等。可以說,有了這樣的專門機構,就使得糾正新聞出版行業的不正之風有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使工作能保持經常性、規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