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青囊神針二層(2 / 2)

華佗指揮徒弟們把病人抬進醫館內,讓其躺在床上。我跟在華佗身後,看他怎麼來搶救這個病人的————

華佗非常有條不紊的讓徒弟拿來銀針、鋒利的小刀、油燈,熱水等物,兩個徒弟忙的不亦樂乎地拿著拿那。東西差不多準備好了以後,吳譜又端來一個酒壇。恩?拿酒壇幹嘛?我小聲問吳譜,吳譜一撇嘴,差點樂了,“這可不是酒,這是師傅特製的神藥麻沸散!”

麻沸散!

千古聞名的麻沸散啊!我在學醫的時候,就知道麻沸散是華佗發明的最早的全身麻醉藥。當疾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即醉無所覺,因破服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說簡單點,就是讓病人服下後,全身麻醉,可以做外科手術了。

今日有幸見到麻沸散的現場臨床應用了!

因此人病勢凶險,再容不得半點耽擱,於是華佗立即給病人用酒衝服“麻沸散”,說是衝服,其實就是連喝帶灌。當時我還是有些擔心——萬一,這病人要是個胃穿孔什麼的,這酒啊,麻沸散啊,一灌下去,這胃還不得完蛋啊?

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過了不到三分鍾,病人就已經喝醉了,不省人事。又過了一炷香功夫,華佗拿銀子紮了他身體幾個部位,都不見反應,可以確認病人已經待徹底麻醉了。於是華佗拿起了鋒利的小刀,也就是他的手術刀,先在點著的油燈上烘烤了一下,(原始消毒法),然後動作迅速在腹部劃拉開了一個口子,馬上鮮血流出,吳譜在旁邊熟練地當起了助手,拿著棉布吸取肌膚的上的血液。

華佗輕輕用手扒開切口,(用手扒開!我已經無力吐槽了),雙手伸進病人的腹內,開始翻動腹內的腸子,(這樣野蠻重口味的手術,我簡直不忍直視了)果然,有一段腸道是纏在了一起!

這在現代醫學應該是叫腸梗阻或者腸跌套,屬於急症,病情危急,難於處理,必須得到及時的救治。華佗手法熟練和輕柔,隻片刻功夫,就理好了腸道,放平整以後,就準備縫合了,用的桑皮線縫合傷口,最後以華佗特製的膏藥敷在上麵,忙活了一個多時辰,手術終於做完了。

我一直在旁邊圍觀,覺得,華佗這次真可以算得上藝高人膽大。

後來問華佗,這縫合也是很有講究的:縫亦有法,當次陰陽,上下逆順,急緩相望,陽者附陰,陰者附陽,腠理皮脈,複令複常,但亦不曉,略作一行。

《後漢書》在記述這個外科手術事例時談到:“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博以神膏“

這是古代史上最牛叉的一場外科手術之一。忙完休息的時候,我給華佗端上一杯清茶,問道:師兄,你給病人灌了麻沸散之後,開膛破肚,用手理順攪在一起的腸道。你這樣做不怕病人體內沾上汙物而引起其他疾病嗎?

華佗微微一笑:有性命在,安怕汙物?這意思就明白了——命已經有了,還怕感染嗎?

多麼經典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