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病危的小孩(2 / 2)

三人顯得目光如炬,兩個盯著門外,一人看著孩子。那個中年男子則坐在木床一側,手輕輕撫摸著孩子的額頭,眼神滿是關切,參雜著焦急。

我拿著體溫表走過去,準備給孩子量個體溫。還沒到床邊,四個人都警惕地看著我,盯著我手裏明晃晃的不明物體,其中一人,伸手一指,“你手上何物?意欲何為?”

咳,怎麼給你們解釋呢?說這個是體溫計?你們聽得懂嗎?

我腦經一轉,舉了舉體溫表,“這個是華神醫看病的診脈神針”。

“診脈所用神針嗎?”

我點點頭。

“那你又是何人?”,中年男子忽然問道。

“哦,我是華佗的師弟!”我故意把話說的有些意味深長。

“原來是華神醫師弟啊,失敬失敬!”中年男子頓時客氣起來。那三人看我的眼光也馬上不見了敵意和防備。

我把體溫計放在孩子腋下,並輕身囑咐男子護住孩子手臂,不讓神針落下,等候一盞茶的功夫後可知脈象。我又摸了摸孩子額頭,明顯很燙手了,這在發高燒啊。

三四分鍾後,我取出體溫計一看,果然是高燒39.5度了!

他們看著我盯著手裏的體溫計,表情非常的古怪。我也不能多解釋了,我決定先給孩子退燒。使用氨基比林肌肉注射?我首先想到我就是這個,可是,稍後一想,要是我拿著明晃晃又尖利的注射器對著孩子,本來是要打個屁股針的,結果,他們幾個萬一以為我要行刺他們的小主而立馬抽出腰刀砍了我?——那可就冤大了。

有了華老爺那件事,我可不能隨便魯莽行事了。我猶豫了。怎麼辦?

先弄個濕毛巾放在額頭降降溫吧,暫時先隻能這麼辦了。

“孩子現在發熱,容易引起驚厥!”,我提醒那幾人。古時候病人發燒都是用發汗解表或者疏散退熱之法,服下煎好的草藥,待病人出一身汗之後,燒就會退下去了。可是現在這孩子正高燒不退,情況比較緊急了。

“還有,他為何起病?發燒多久了?”我又問到。

|“三日前,小兒頑劣,不知從何處尋得舊刀一把,在院中玩耍,無意中刺傷腳背!”,那個青衣男子焦急的講述了孩子的病因。

“腳傷當日有軍醫已查看過,且敷上了金瘡藥。可是,夜間小兒就開始發熱並且說胡話。”

我一邊講著,一把盯著孩子的臉龐。

“小兒臉色時而蒼白,時而如火燒般通紅。甚是讓人擔憂!這兩日來,遍尋了城中所有名醫診治,均是束手無策啊。於是這次一路尋訪,快馬加鞭,趕到華神醫這裏!”

聽罷此話,我心裏有數了。我非常細心地慢解開纏在小孩腳背上的布條,一看到腳上的傷勢,倒吸了一口冷氣。一個不太大的傷口,但是很深,似乎已經刺穿了腳掌,傷口因為沒做清創消炎處理,已經紅腫和嚴重感染了。

孩子的發高燒,就是因感染而起!現在還不好判斷具體情況,如果嚴重的話,並發敗血症或者其他情況,就非常難辦了!我也開始著急起來。

我隻得先弄了個濕毛巾,輕輕敷在孩子額頭上。等待華佗回來再做決定,青衣男子已經實在等不得了,起身焦躁地走來走去,“趕緊派人去找吧”。

我說:“我讓醫館的人出去找他回來吧!“。

青衣男子一拱手:“有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