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這時,董瑞似是身後都已經長了眼睛一樣,一腳點地人猛然回旋,堪堪躲開了劍尖,一掌回頭探月,猛地拍向了柳生一郎。
這正是和楚陽對付那二十個忍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圓是一樣的,這些借力打力,又或者說以柔克剛的技法,都源自武當山的太極拳。不得不說這也是華夏武術的一個精髓或者說共同點,都包含了這種圓一般的哲學思想,和華夏的曆史,華夏人的基本性情很是相似。
柳生太郎麵對這一掌,眉頭也不由挑了挑,掌向前而來,不花不假,中正平和。正因為這中正平和,所以才更加讓人無處可躲!
嘭!
一聲悶響響起,柳生一郎和董瑞的掌相接,兩人分別倒退了開去。顯然,有心算無心的董瑞更勝一籌,隻退了兩步,而柳生太郎已經連連退了三步之多!一步之差,便是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勝負幾乎在剛開場便已經鎖定。董瑞雖沒有什麼實戰,但是十年的積累,卻已經讓他在境界上更勝一籌。
“看招!”柳生太郎又怎麼可能這麼輕易認輸,劍尖向前,如同遊魚戲水,靈活到了極致,時而向左忽而向右,飄逸無比,根本無以捉摸。
但是,董瑞一手太極步伐也是沉穩到了極致,一隻腳穩定在了地上,另一隻腳不斷點動,身法變幻萬千,雖看似沉穩卻又是輕靈到了極致,柳生一郎根本連董瑞的衣服都沒能沾著。
柳生一郎作為強攻一方,需要付出莫大的體力和精神。董瑞作為防守一方,卻是在守株待兔,氣機本就綿長的他,根本沒有浪費多少體力。、這樣下去,勝負根本沒有任何疑問。
“你的劍意太過於銳利了,一味的剛強最終隻會讓你折斷而已。剛則容易斷裂。剛中帶柔,柔中有剛,剛強冰並融,才是武術之道。就像是,我們做人,要有底線,卻萬萬不可見人就懟,不分青紅皂白,不講情理仁義。”
董瑞對於柳生一浪不由生出了愛才之心,隻覺得這個男人肯沉得下心來,必定能夠大有成就,甚至是超越自己。這是作為一個純粹追求武道的人才該有的心胸,不因為國界而有所偏但,隻認修為,不管其他。
柳生一郎一雙眼睛依舊充滿了戰意,說道:“我自有我的劍道。天上地下,理應為我噸尊,我的劍便是我的一切,我的劍可以斬開世間萬物。我的劍便是一切!”
大喝一聲的柳生一郎,雙手緊緊握住了劍,再不以靈動去對戰董瑞,反而將一身的力量集中在了一起。
劍向前揮動了起來,劍氣再一次開始縱橫,縱橫的劍氣形成了一道道波浪,竟然讓空間都稍稍扭曲了起來,仿若真的有波濤升起。升起的波濤,一浪疊著一浪,一浪高過一浪,層層疊疊,浪浪相加。
仿佛天色在這一刻都開始發生了變化,如同有一聲驚雷乍現,繼而便是傾盤大雨。大雨在風中狂飛,飛起來的雨水攪合在了浪潮當中。遇風遇雨的浪潮,更是如虎添翼,嘶吼了起來,咆哮了起來,竟然如同巨龍被驚醒了一般,向著前方咆哮而去。
驚龍風雨斬!
地麵的小草開始瘋狂搖動,甚至連根拔起,泥土和小草一起向後翻飛,一股像是要翻天的力量瘋狂湧起,向著董瑞撲騰而來。
董瑞眉頭不由緊緊皺了起來。然後一隻腳猛地跺在地上,深深紮在了泥土裏麵,另一隻腳點地,身子不斷回旋了起來。
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回旋之後,董瑞一掌向前拍了出去。當即,空間中兩道強橫的力量相撞,然後相互撕扯,要將對方的力量全部碾碎!
木劍在向前突進,掌在向前突進!
地上的泥土和小草,被不斷帶飛,卻不知道自己要向著哪裏而去,被兩股力量帶著,竟然生生被碾碎,然後稱為粉末。
柳生一浪的劍和董瑞的劍終於相遇,強大的力量,帶起了陣陣氣浪,劍和掌的相遇,就像是兩麵波濤撞在了一起,要石破天驚!
木劍開始斷裂!
董瑞的掌開始出血!
這一劍和這一掌僵持不下。
不過……勝負總是要分出來的,總不可能一直僵持下去的,那麼究竟最終誰會勝出?
是董瑞的掌還是柳生一浪的劍?
是華夏的中正平和還是島國的睿翼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