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教會,將會是致命的一擊!
根本沒等英諾森大主教開口,憤怒的教士們就已經帶著“虔誠的教眾們”率先湧向街頭,同時由教會審判官在禦前內閣正式提出申訴,要求康諾德陛下撤回成命,否則教會將“收回對天穹宮的絕對支持”。
這場帝都之內的“巫師與教會之戰”,眼看一觸即發。
就在此時,一件震驚四座的消息從赤血堡傳來——前往赤血堡談判的使者,聖十字教會執事希爾維克,在拜恩公爵舉辦的典禮上“公開挑釁”拜恩公爵,質疑其身份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在被“識破詭計”後,遭到了拜恩上下的一致驅逐!
幾乎就在同一天,洛泰爾、波伊、阿爾勒四地也同時寄來信箋,質問關於此事的原委,並且懇請天穹宮評估此事的“嚴重性”,給出一個合理合法的解釋。
是不是隻要有些捕風捉影的證據,就能質疑一位帝國公爵的身份?
是不是隻要教會有所懷疑,各公國的公爵就必須立刻拿出證據,證明自己身份的真實性,否則就要被罷黜?
是不是帝國法典規定的繼承法和公國內貴族的承認統統無效,隻有被教會承認的公爵,才能成為帝國的合法公爵?!
麵對這場飛來橫禍,之前還氣勢洶洶的聖十字教會頓時慌了手腳,原本的強硬態度再也無法保持,隻能祈求天穹宮的皇帝陛下盡快解釋,讓這件事情能夠得到妥善的處置。
但康諾德卻像沒聽見也沒看見一樣,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籌備冬季之後的戰爭上麵,根本“無暇”調解“教會與公國貴族矛盾”這種瑣事。
如果此時的教會稍微還能保持一點冷靜,他們就能明白這是康諾德在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如果失去了各公國的信任,維係帝國的紐帶就將從信仰轉變為各公國對帝國,德薩利昂皇室的忠誠。
教會的權威和地位,將遭受前所未有的削弱,從根本上變成帝國的附庸和屬臣之一;眼下對他們最好的選擇,就是獨自與拜恩公國達成和解,避免矛盾的進一步激化。
但很可惜,聖十字教會一貫的強硬態度,讓他們不願意這麼快就低聲下氣的妥協,依舊在指望著洛倫·都靈能先低頭認錯,或者天穹宮可以居中調停。
當然,這兩個都是絕對不可能的。
於是帝都之內,巫師和教會間的紛爭,也隨之愈演愈烈。
在得到了康諾德皇帝的保證,並且聽說了科羅納犧牲的消息之後,皇家巫師顧問艾爾伯德一改往日“老好人”的常態,在禦前內閣上與教會審判官針鋒相對,寸步不讓,誓言鬥爭到底。
不論是年齡,閱曆,經驗甚至是詞彙量,年輕的教會審判官都不是艾爾伯德大師的對手;而巫師一貫的冷靜態度更讓他很容易從對方激情洋溢的話語中找出漏洞和破綻,然後十倍百倍的奉還回去。
平心而論,艾爾伯德並不認為自己能贏——畢竟就目前而言,教會的總體實力還是遠遠強於巫師們的;所以他打算將這場紛爭拖下去,一直拖到開春以後,戰爭打響為止。
就在這場巫師與教會之爭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之後,早已被道爾頓·坎德收編的守夜人也終於找到機會將真正關鍵的情報,悄悄的送往赤血堡……
…………………………
“…從傳回來的情報看,埃博登前線的情況並不太好……”
一邊念著手中的情報,道爾頓·坎德的眼睛一邊打量著對麵的黑發巫師——那垂著腦袋,一臉放鬆到極致的模樣,和平日裏謹小慎微的他簡直截然相反。
“…因為東薩克蘭的動蕩,封鎖埃博登邊境的軍隊根本不得到任何增援,艾勒芒的軍隊又實在太遠——在軍力有限,又被下令不準與敵人決戰的前提下,尤利·維爾茨大公決定利用交通和資源優勢,在埃博登邊境建造了一係列駐防用的塔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