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句內遞進,即句中主語內部有遞進關係。例(2)的句內遞進是存在於述語部分。例(3)句內遞進存在於賓語部分。
這種單句實際上是複句的某些成分的提取。在表達時把共同的成分提取出來,於是就產生了遞進體做主語的這種形式了。這也說明了遞進體作為單句表達比複句表達要簡練經濟得多。這是語用簡省原則在起作用。以上的單句都可以變為複句。如:
(4)…不但全黨同誌注意我們怎麼說,而且各方麵的朋友也都在注意我們怎麼說。
(5)他們不但同意欺騙,而且也需要欺騙,甚至為此付出代價。主要是他們自己欺騙去,決不要強迫他們。
(6)…到了現在則不但更進一步明白要吃飯,而且明白必須先有飯吃,然後才能寫稿子。
例(4)增加謂語“注意我們怎麼說”後,就構成兩個互不包容的主謂結構成為獨立的小句因此成為複句。例(5)“同意欺騙”、“需要欺騙”、“付出代價”都是獨立的小句因而構成複句。例(6)“明白”獨立出來構成獨立的小句,因此也是複句。
3.2語用價值作為複句出現和作為單句出現的語用價值還是不一樣的。用複句表達往往強調的意味更加強烈。例如:
(7)我母親說陳非為什麼抱著玩具猴上滑梯呢?因為他太喜歡這件玩具了,不僅他喜歡,班裏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午後懸崖》)
例(7)“不僅他喜歡,班裏很多小朋友都喜歡”是典型的遞進複句,但也可表述為“不僅他而且班裏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則為單句形式。在共同語境下提取不同信息而刪除相同信息的做法就使得遞進複句變成句內遞進的單句了。
這種用法慢慢地演變成了一種單句形式,就成為固定的表達了。作為基事的成分可以在前麵出現過,而並不一定都是後麵成分的提取。如:
(8)他認為,徐偏今天回到朝思暮想的家鄉,原本想會遇到故鄉人民熱烈的歡迎,哪裏會想到碰上這種冷遇,連房子也住不上呢?不僅徐偏,就是自己,在根據地的數年間,一向同群眾親如家人,窮人家房小屋窄,有時就同群眾睡在一條炕上,哪裏遇到過這樣的情景呢!(魏巍《火鳳凰》)
(9)這裏不但室內而且室外的衛生都搞得不錯。
例(8)遞進連接詞語“不僅,就是”連接“徐偏一向同群眾親如家人……哪裏遇到過這樣的情景呢”與“自己一向同群眾親如家人……哪裏遇到過這樣的情景呢”,將陳述後移凸顯“徐偏”與“自己”兩個主語,就將遞進複句轉化為小句內含有遞進。例(9)遞進連接詞語“不但,而且”連接“室內的衛生搞得不錯”、“室外的衛生搞得不錯”,但將陳述部分後移,隻連接主語“室內”、“室外”,從而形成將遞進複句轉化為句內成分含有遞進,這是表達經濟原則作用的結果。
3.3轉化動因這兩種現象在語言使用中都是存在的。他們的存在是語言的經濟原則和語言的象似性原則競爭的結果。
人類語言具有象似性,所以表達時盡量使語言形式和意思更加接近。這樣,複雜的意思就要用複雜的形式來表達,簡單的意思用簡單的語言形式表達。但是語言形式是有限的,人們總是想用最簡單的形式表達最豐富的意思,這就出現了句內遞進的表達形式。這是語言裏的象似性和經濟原則競爭所導致的結果。任何一個符號係統的構成,如果僅僅由象似性原則支配而不受經濟原則製約,這種係統不可能是有效的。(張敏,1998:188)(1)遞進範疇的表達在漢語中是一個成熟的完善的語義係統,所以它必然要受到經濟原則的製約。Haiman(1985)指出,經濟原則的要求會不可避免地導致象似性的減損。句內遞進體的出現和普遍運用就是漢語中經濟原則和象似性原則相互競爭的結果,是象似性的減損。當然在語言中還主要是複句的表達形式,這就使得漢語裏的遞進表達還存在著兩種並存的趨勢:極大地提高象似性和極大地提高經濟性。這也是語言表達係統裏的兩個最重要的動因,它們相互競爭,相互製約,共同豐富了遞進範疇係統的格局。使得遞進表達係統豐富而形式多樣,逐漸趨於合理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