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現形式

表現形式上的模式化也會讓觀眾感到缺乏親切感,這就要求主持人的自然情感流露。如果看節目好像在聽誦經,主持人照本宣科地講道理,且內容空洞無物,觀眾很難忠實地守在電視機麵前。雖然主持人整體的表演痕跡比演員少了很多,但是僅僅用“提示器思維”來工作,對節目所有的流程和環節不熟悉,也沒有絲毫的參與,前期采訪靠記者來做,節目的主題靠編導來想,主要的串聯詞靠編輯來寫,主持人大多數情況下隻是一個“傳聲筒”,這樣的主持人怎麼會有真情實感?說出來的話語又怎會有力量,充其量隻能是個美麗的花瓶而已。主持人的形象氣質是通過參與整體節目的進程、把握節目內容而自然流露出來的。

四、語言功底

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一定程度上是語言功底的比拚。但是,很多主持人卻進入了一個誤區,以為拚語言功底就是看誰發音準確,看誰吐字圓潤、聲音響亮。其實這完全是兩種節目形態的要求。節目主持不是播音,不需要帶著一板一眼、不容置疑的權威性。主持人的語言功底除了要求咬字精準之外,還要求以一種生活化的狀態,真實地講述事實。在主持節目時,主持人的表達如果是真誠的、自然的,就會給人以舒適的感受,這也是主持人親和力的主要表現,它使節目風格盡可能地保持平常生活的原有狀態。

五、形象氣質

主持人的形象氣質是政治素質、文學修養等整體素質的綜合體現。主持人的魅力最終體現在能夠把豐富的學識、良好的修養通過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自然地傳遞。亞曆山大·洛溫博士在其《人體動態與性格結構》一書中有很多推論值得我們深思。他說,頭的姿勢是性格和品質的客觀表達。比如,脖子伸長的人可能有傲氣,脖子縮著的人也許有一些呆滯。電視節目主持人的體態語言,是一種以主持人麵部表情、身體動作、空間距離及服飾等為手段傳播信息、交流感情並訴諸觀眾的無聲語言。體態語言是人們內心情緒在身體動作上的反映。人們的思想、態度和願望等等,不管是否有意掩飾,都會在其舉止神態上得到表達。這種體態語言或人際溝通的非語言性手段的表達能力極為強大。西方傳播界對體態語言學的研究頗為重視,體態語言對塑造一個有人情味的或友好的形象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所給予觀眾的不僅僅是其通過口播播報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其特有的、給觀眾以強烈印象的個人信息,如個性、風度、姿態、表情、微笑、服飾、表達情感的方式和與眾不同的小習慣等等。這一切構成了一個是否被觀眾接受的傳播者的整體。

節目主持人的工作,從本質上說也是與受眾之間的一種審美對話。優雅而富有個性的主持人形象、得體且富有表現力的體態語,能增強觀眾的信任感,能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主持人所要表達的內容,同時也給觀眾提供了一種審美的享受,《主持人形態與體態訓練》,這也是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形象氣質魅力的體現。

中國動畫片的發展之路

於國慶

中國動畫事業是世界動畫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八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許多令世界矚目的經典作品,這些作品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準,並且深入人心。然而,隨著中國動畫的衰落和大量國外動畫的引入,外來的動畫形象在中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已經潛移默化地滲透進一代人的生活,中國動畫正麵臨著巨大的挑戰。

一、中國動畫片發展的曆史

中國動畫事業起步於20世紀20年代,從作為電影形式出現的動畫到現在已經曆了80多年的發展曆史。80多年中,中國動畫事業幾起幾落,經曆十分曲折。

1.中國動畫片的探索時期

中國動畫片探索時期大概在1922-1945年間。這一時期的核心人物是萬氏兄弟。

1918年前後,美國的無聲電影動畫片《大力水手》、《從墨水瓶裏跳出來》等傳入我國,使國人對動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多年輕人產生了創造中國人自己的動畫的願望和信念。以萬氏兄弟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動畫人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