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主持人的形成主要是由於高度的專業化分工,記者負責采訪,編輯負責後期編輯,主持人則僅負責現場主持。由於較少參與製作環節,因此不少節目主持人很難理解、消化稿件內容,很難把握節目的整體風格。一首打油詩很能說明這類主持人的現狀:“從早到晚直播間,電腦鼠標和鍵盤。群眾聲音聽不見,節目越做心越煩。”

二、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

1.過硬的政治素質

大家都知道,現在一些優秀、知名的節目主持人,都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媒體作為黨的喉舌,必須要保證正確的政治方向。比如在采訪中必須要有政治意識,了解事件的政治背景、意義,這樣才能把握正確的采訪切入點,知道如何向采訪對象正確地提出問題。再如在播音過程中,不知道稿件的政治方向,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處理好播音感情狀態,不是播音平淡如水,就是與稿件意義背道而馳。現在,北京不少區縣級的廣播電視節目采用現場直播,節目對主持人的政治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則,主持人與觀眾、聽眾在節目中直接交流時,就不能準確地把握交流話題的正確方向;在播報短信平台時,對個別片麵、有針對性的內容就更不能很好地進行處理。例如有的節目需要兩位以上的主持人在現場以調侃的方式主持,主持內容往往是觀眾、聽眾喜愛、感興趣的話題,因此,節目形式隨意,但是輿論導向不可隨意。作為節目主持人,必須不斷地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

2.健康的心理素質

自信,來源於實力。充分地參與節目,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主持人的心理素質如何,也是能否駕馭整個節目、獲得認可的重要因素。另外,有的播音主持專業的老師也常說,主持人不要過分地強調自我意識的表現,在節目中不能隨心所欲、不負責地信口開河。

3.新聞敏感性、廣博的綜合知識

主持人要培養自己的新聞敏感性,平時多觀察、多思考,關注社會的焦點、熱點,看到事情多問個為什麼。比如看到幾輛消防車鳴笛經過、加油站排隊等等,就要激發自己的大腦,不能光看熱鬧,要問問為什麼。另外,要時刻加強學習,隻有掌握了多方麵的知識,做節目才能得心應手。比如每個季節做哪些應季的節目,什麼時候農閑,什麼時候農忙……甚至體育、傳統文化等等這些方麵的知識都要了解,如果深入了解有困難,起碼應了解一些基礎知識。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了解掌握綜合知識,才能做好節目。如果主持人知識麵窄,同嘉賓交流的話題往往便涉及自己所不了解的知識,就根本插不上話,更談不到發表自己的見解了。

4.優秀的口語表達能力

無論是廣播主持人還是電視主持人,口頭表達能力是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作為節目主持人,敘事要清晰,語言要流暢。

三、對提高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素質的幾點建議

1.熟悉稿件

對稿件的熟悉程度將直接影響主持效果。古人雲: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即便不能讀百遍,起碼也要做到流暢。隻有多揣摩,才能把握到稿件的內涵。

2.貼近生活

不管是節目主持人還是記者,置身於群眾當中,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挖掘財富是新聞從業人員的工作。無數有價值的人和事,都是從基層百姓中得來的。藝術,雖然高於生活,但是,它還是來源於生活。

總之,作為節目主持人,應該全麵發展,在工作中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從主持人隊伍現狀來看,目前優秀的主持人都是有著豐富的綜合知識積澱,節目主持人作為節目的一個不可分割的主體,隻有不斷提升業務水平,才能與節目共同發展。

淺論優秀記者應具備的素質

李聰

當今的社會發展瞬息萬變,電視形式也與原本單一的“我播你看”的時代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掀開了嶄新的一頁。電視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從下麵一組數字我們就不難看出這一點:1958年,中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在天津誕生,同年開始試播。當時,全國隻有50多台黑白電視機。截止到1971年,全國已建有電視台32座。21世紀初,中國內地的電視覆蓋率就已經高達94%。中國的電視業以驚人的速度在崛起、在發展、在進步,變革中電視人一直在追求實現傳播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