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密詔(1 / 2)

曹之義一直在估算著時間,邊城太守必定重視此事,兩天便可到達泰都麵見皇上。而皇上十有八九會派一個大臣來徹查此事,畢竟一個校尉之死,往大了說,有可能有反叛或暴動的歹人與勢力。

而要等這一套程序下來,估計至少有一周。曹之義想好以後,努力的為可能來的欽差大臣盡力做好準備。

可是足足過了半月,泰都終於來人,隻是不是欽差大臣,而是一個送密詔的小公公。

數日等來的不是欽差大臣,不是皇上的聖旨,而隻是皇上親寫的一個密詔...

傳旨的公公似乎知道曹之義的心中所感,彎身湊近曹之義耳朵道出了聖旨之外的玄機:

“曹大人,皇上很動怒,但是邊城校尉的死太過蹊蹺,國舅爺多次麵見皇上要求嚴懲。可是皇上擔心是二皇子做的,問責多次,二皇子沒有反駁也沒有承認。現在二皇子已經被禁足不得出府。你調查此事一定掂量著行事,一定要讓國舅爺消消氣,也要讓二皇子不得與此事有何關聯,國舅爺和二皇子都沒事了,皇上也就沒事了,你也就平安了。”公公想了一下,又說“皇上雖然沒說,但是我來的路上已經和謝銘進打過招呼了,他不會也不敢幹涉你調查這件事。記住,這件事既要一月內結案,又得讓皇上與國舅二皇子都不受此事大的影響。當然,辦成了你可就不再是一個小小縣令了!”

公事辦完,小公公便離開了。

如此大事,竟然邊城太守謝銘進都不得幹涉,曹之義的壓力可想而知。

當他打開密詔時,果真如公公所說,隻見上麵寫道:

“限一月內典州縣令徹查韓召武案。”十幾個字的密詔,讓曹之義騎虎難下。

半個多月的時間很快過去,曹之義徹查邊城校尉遇害案毫無頭緒,與曹之義查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唐旭在牢裏學習識字的速度。

夏龍花錢找了一個老秀才教唐旭識字,由於唐旭太用心學,占用了老秀才很多時間,老秀才幹脆住在了牢房裏,也算是對得起夏龍出手闊綽的錢財。

雖然短短半月,唐旭像是開了天靈蓋,老秀才簡直是把自己認識的字“倒”進了唐旭的腦子裏。

就在曹之義不知從何處調查校尉被害一事時,來自邊城的一個神秘男子走進了典州縣衙,要求見縣令曹縣令,並把一封書信請看守大門的衙役交給曹大人。

曹之義本想直接拒見,當看到書信上的幾個大字時,很是吃驚,忙讓人把那名神秘男子帶入內院。

曹之義仔細端量著眼前這位男子,普通百姓衣服,身材結實粗礦一頂帽子遮住了臉上半部,脖頸的露出幹黃色皮膚,神態自若,像是在等著曹之義出招。

“可否先報上名來?”曹之義問道。

“好說,在下王尋,來此並無他事,隻是告訴大人一句,邊城校尉沒有死。”

“王尋?”曹之義用疑惑的眼神直視了一下師爺,而師爺卻微微底下並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此人。

“那你怎知邊城校尉沒有死?有何證據?他人又在哪?”曹之義問道。

“在下沒有證據,但是也沒有膽量捏造事實欺騙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