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很聰明,天不亮起來下地幹活,等到中午熱的時候回家睡覺,這位扛鋤頭的老伯正是如此。
“還請老伯告訴我們這股難聞的怪味到底是怎麼回事。”蘇皓神色一動,極為謙遜的問起來。
扛著農具的老農發現蘇皓說話斯文,張思韻也是乖巧之人,神情有些興奮,畢竟能有機會幫助看起來學識身份比他高一些的人,讓他的內心充滿著喜悅。
“那是曾老三的養雞場裏發出來的怪味,因為我家的地就在這附近,經常在這一代勞作,已經見怪不怪了。”
“曾老三想必就是曾有福的三爺爺了。”蘇皓心中盤算起來。
“話說這個曾老三是一個怪人,可能是當初遭批鬥,這裏出了毛病。”老農說到此處指了指自己的腦袋。
“他以前是個打卦算命的風水先生,六十年代曾被當作牛鬼蛇神批鬥。他算是一個文化人,手無縛雞之力,幹不了農活,生產隊便安排他到果園當中看果子。後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曾老三去隊裏要求,便分到了那幾畝山林。要說這曾老三不愧是筆杆子出身,腦瓜就是活泛,當年便買入一匹雞苗,養在果樹下。山雞既能吃蟲子,又能生產糞便供養果樹,一舉兩得,可讓村子裏原本起先看不上果園的人吃了一驚,後悔不已。”
張思韻聽他一說,有了興趣,也不叫喊著味道難聞了。
“可就當村民們眼饞曾老三山雞跟果園的時候,他卻做出來一個出乎大家意料的決定,水果可以出手,山雞堅決不賣。而且讓那山雞自然老死,屍體堆積到果樹下維護果樹,他從來不用農藥。我們當初還笑話撿了芝麻,漏了西瓜,現在看來這曾老三真是他媽的看得準。城裏流行無公害水果,他的這片果園因為山雞的關係,沒有蟲害,再加上屍體跟糞便供養,一下子成了香餑餑,別人家的蘋果一塊錢二斤,他的水果十塊錢二斤。那可是十倍的差距!”
老農說的神采飛揚,眼神當中透著羨慕與佩服。
“這種水果我還沒吃過,想必是很爽口吧!”張思韻一聽說吃的,立即眉開眼笑。
“小姑娘來得正是時候,眼下正是蘋果收尾的關鍵幾天,再晚可就沒有了,而且這曾老三為人很大方,隻要去他的果園,他不論好壞都給果子吃,我老漢可沒少去他那裏蹭吃蹭喝,都有些不好意思。”
老農說完,看了看晌午暴曬的太陽,不再耽擱,跟李、張二人告辭,趕緊回家去了。
“我們快去找曾老三要蘋果吃吧!”張思韻催促道。
蘇皓點頭應允,心中早已經升起來對曾老三的好奇。
二人穿過一條淺淺的溝塹,抬頭便發現,山林屋子的半拉磚牆已經清晰可見。
“這老頭可真是粗心大意,竟然園門不關,也不怕有小偷進來偷水果。”
張思韻伸著頎長的脖子觀望完畢,發現一些果樹上還零星著掛著紅透喜人的蘋果,終於鬆了口氣。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隨著一聲低沉的朗誦聲,一個須發皆白,神情矍鑠老人從柴門的一側走了出來。
“老人家您好,後生晚輩給您見禮了!”
蘇皓雙手抱拳,略微探下身子,施了一個拱手禮,再細看老頭仙風道骨的樣子,暗合“何知僧道多高名?必是古貌與神清!“的要旨,心中愈發重視起來。
“老夫方才溫習《論語》,無意當中翻到‘有朋自遠方,不亦樂乎’的句子,心血來潮,掐指一算,便知道有貴客登門,趕緊出來迎接,果不其然啊。”
張思韻看著他的裝扮,跟自己的爺爺差不多,心中本來已經生出些許親近之感,再次見證料事如神的本事,更為欽佩。
“蘇皓,他能通過一條《論語》,就能推測出來我們登門,這是不是梅花易數當中所說的‘外應’。”
蘇皓再次對她刮目相看起來,不但開始學習麵相,而且還涉及梅花易數,當真是孺子可教也。
張思韻從蘇皓詫異的目光當中,得到極大的滿足,要知道當初去趙家看風水的時候,吳尚青百般刁難,蘇皓便以吳的‘外應’起卦,進而推測出來他是黑車司機這一身份,張思韻就在現場,便將這句話牢牢記下。後來纏著李叔,以及自己翻看相關書籍,終於搞明白這一術語。
“這老頭故弄玄虛!”蘇皓小聲嘀咕道:“要知道‘有朋自遠方來’是《論語》當中《學而》篇的開章,全書的首句,貌似不用偶然翻閱到吧!”
老者故弄玄學是真,有本事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