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黎部落的人很排外,他們幾乎不相信部落以外的人,很少有人能跟他們做朋友,蘇家剛好搭上了一個九黎小部落,如果這個部落在爭奪秘石礦中失敗,被其他部落殲滅,蘇家的損失會很大,這也是蘇戰率領大靈師以上長老去助陣的原因。
張心兒很想衝蘇秦發火,可,她麵對的是蘇家少族長,她也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張家繼承人了,而是一個寄人籬下的蘇家媳婦;
“少族長,我弟弟縱然犯下大罪,還請少族長從輕發落,小杖【皮鞭子】懲戒足以,賤妾一定好好教導家弟;”
“小懲……你去問受害的家人同不同意,你要感謝張強不姓蘇,要不然就不是杖打逐出家門,那麼簡單了。”
張心兒知道,小弟被逐出蘇家這件事情沒有回旋餘地,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小弟減少痛苦,買通執法人員,在小弟執行中偷工減料,一百小杖之後給小弟安排宅子居住。
蘇秦的無情,丈夫的懦弱,讓張心兒痛恨上了蘇家,暗暗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替小弟報仇。
父親和長老們都不在家,他這次回來就沒有意義了。
蘇家是不是楚皇後裔,這件事成了蘇秦的一個心病,如果不是他可以逍遙自在,追尋武學大道,
反之,,
蘇家真的是千年前,那個鼎盛一時,有望成為秦川帝國那樣鼎盛帝國,楚皇王朝的後裔,他身上背負的可是複國使命,這條路就艱辛太多了。
雖然蘇秦沒有從蘇青那裏得到真相,也不是一點收獲都沒有。
蘇青現在也是蘇家高層,他知道一些蘇家的秘密,蘇青告訴蘇秦在族長的書房裏有前朝書籍,更多的都是介紹大楚皇朝,這也證明了蘇秦的猜測是對的,蘇家不是楚皇後裔,也跟大楚皇朝脫不開關係。
得到消息後,他就趕往父親書房,按照蘇青所說的位置,他找到了隱藏頗深關於大楚皇朝的書籍,這些書籍多是簡單介紹大楚皇朝,並沒有明確表示蘇家和大楚皇朝有關聯;
細心的他在一則野史中查閱到,大楚皇朝末代太子不知所蹤。
野史記載;楚太子,熊叔子,自幼聰慧,三歲文鬥朝中百官,七歲登朝位居太卿,勤政愛民,未來定是一位盛世帝皇,然也,天有不測風雲,這位太子不被楚皇喜歡,楚皇對四皇子熊萬喜愛有加,就因為四皇子熊萬長得最像楚皇,性格和愛好和楚皇格格相入,喜愛暴力,獨霸專權,行為乖張,蠻橫無理。
大楚皇朝有一個這樣的皇帝,已經夠百官和百姓受的,再有一位楚國百姓必然不滿,接兒引發叛亂,朝中大臣極力反對,以司馬景家,司寇昭家,司空屈家為代表的重臣聯名一致上書,勸誡楚皇廢嫡立庶荒繆的想法,大司空景老撞死在大殿金柱之上,都沒挽回楚皇廢嫡立庶的決心。
事實證明,四皇子熊萬不適合當太子,聖元7963年【聖元大陸統一年曆】,在位八百年已久的楚皇壽終正寢歸西,新皇繼位,熊萬比父皇更加荒繆,繼位三年終日荒廢政務,yin亂後宮,聽信讒言,三年內發起百餘起征討,雖擴張疆土萬餘裏,也引起周國不滿,合力討伐,加之將軍世家,項家叛變,連年征戰國力衰退,一代皇朝楚國滅亡,叛軍攻打楚皇宮,斬殺楚皇熊萬祭旗,發現楚皇宮僅剩一座空城,聯軍驚慌查詢下得知,前太子熊叔子攜皇室從密道逃逸,後來叛軍極力掩飾大肆宣揚楚皇熊氏全部被斬,無一人逃亡;
合上書籍蘇秦開始深思起來,不會這麼巧吧!
熊叔子,蘇家;
蘇秦相信這兩個必然有聯係,叔子,蘇,兩個音色太像了,熊叔子逃出皇宮後,為了隱藏身份,改變姓氏改用蘇姓,楚皇一脈本來就是羋姓熊氏,在改變羋姓蘇氏有何不可。
推理之下,蘇秦相信了七分,剩下三分還要得到父親親口承認。
一時半會兒,嶺南的事情不會得到結果,見識過海闊天空的蘇秦,不願意長久呆在片偶一方開元城,做那個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