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父母素質、教育普及程度、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一代比一代人更為聰明,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然而,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知識的數量已經大大地超越了人類記憶的極限。知識更新又是如此之快,人們不得不終身學習。“畢業”已經不是結束學習的概念,“就業”往往正是新一輪學習的開始。值得慶幸的是,今天我們不僅可以通過老師講課,更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製,自己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去尋找、挑選、挖掘社會生活需要的知識。這就說明,對於青少年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主動性和自覺性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
作為未來文明的創造者,青少年學生還應當努力養成理性思考的能力。隻有今天敢於質疑,敢於批判,明天才能善於創新,善於超越;隻有今天勤於動手,勤於實踐,明天才能大膽變革,開拓進取。
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機構,它提供著給人的生命打上烙印的教養。家長賦予子女的不僅是生命,家庭每一天的氛圍、家庭成員的關係、家庭對社會各種事物的評價、家庭生活的習慣等等,每時每刻都在塑造著孩子們的心靈。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經濟體製的急劇轉變,生活條件的有效改善,對外交往的逐步擴大,將一大堆新問題擺在每個家庭的麵前,家長心態的自我調整,成為家庭教育的首要內容。在一個社會變遷異常迅速的年代,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具有挑戰性。現代的孩子是在父輩未曾經曆過的社會中生活,幾乎沒有哪個成年人曾經料想到世界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兩代人的差異在增大,兩代人相互理解、相互學習、相互支持變得越來越重要。
孩子是獨立的人,擁有獨立的人格和尊嚴。孩子要自己長大,並且將獨立投入社會去創造自己的事業,這是任何人無從替代的過程。童年生活不僅僅是未來生活的準備,它首先是具有獨立價值的生活。兒童有權利享受這種生活,成人應該尊重他們的生活。孩子隻能是自己長大,孩子的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大人都不一樣,將大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代替他們下決定、逼迫他們按自己的意誌去做,其後果、效果往往與願望相反。
孩子對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能夠做他們的朋友。教育不是一味地講教訓、說道理、定規矩、設規範,更不是簡單地耳提麵命。對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不等於溺愛,而是對孩子的信任。細心發現孩子身上的積極因素,用經典的家庭教育語言及時鼓勵他,已經創造了無數家庭教育的奇跡。每個父母應當盡快學會與你的孩子一起說:“太好了!”“你真行!”“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
大人們的責任應當是關愛孩子,鼓勵孩子,支持孩子,引導孩子,而這種關愛、鼓勵、支持、引導都需要科學的方式和技巧。建設性的關愛,關鍵是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環境,以一種孩子能承認接受的方式支持他。指導孩子而不是控製孩子,解釋規定而允許孩子有主見,欣賞孩子的獨立性還要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讚揚鼓勵孩子的能力而不養成孩子的依賴行為,這些教育才智值得父母認真體會和實踐。
在日益開放的成長環境裏,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獲取知識的途徑也是多樣的。因此,在少年兒童身上,已經蘊涵著影響成人世界的潛能,成人單方麵控製青少年成長的時代已經結束,現代社會正朝著兩代人共同成長的社會邁進。信息化社會裏,成人與兒童共同學習時,要引導孩子學會對信息價值的判斷,防止文化垃圾腐蝕少年兒童。同時,要注意讓孩子形成不斷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心理狀態。孩子的發展,不在於現在學會了多少知識,而在於將來學習的潛力有多大。計算機的價值,在於充實、擴展童年生活,而不是限製、縮短童年生活或加速成人化。
全社會都要對我們的下一代負責,家庭負有更為直接的責任。為人父母,首先應當學習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觀念,從而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創造民主、平等、和諧、寬鬆的教育氛圍。家長應當為子女樹立終身學習的榜樣,並盡可能廣泛地參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活動。家庭教育應當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學校應當重視家庭教育資源的綜合利用。
三、不當“教書匠”,要做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