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胡華文集》序言(2 / 2)

1987年11月25日,胡華患肝癌在上海就醫時給我寫了一封信,沒有想到這竟是他與我最後訣別的話語,他說:“……手術如能過關,則還可繼續為黨做些工作。此次患此難治之症,怪我平時習慣於工作至深夜,中午有時休息不好,早上又不注意體育鍛煉,是一個教訓。參加革命,忽約半世紀,去日苦多,貢獻愧少。深謝黨的培養、教育和關懷。此次患病以來,我仍抱著樂觀的態度,充滿信心與病魔做鬥爭。生就是奮鬥,死就是休息,不過盡力爭取多有些日子繼續從事我未完成的許多工作……”他在生死關頭,依然堅定從容;在從容中,心裏裝的還是黨和人民的事業。

他生前的座右銘一是毛澤東為陝北公學的題詞:“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革命的先鋒隊。這些人具有政治遠見。這些人充滿著鬥爭精神和犧牲精神。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這些人不怕困難,在困難麵前總是堅定的,勇敢向前的。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風頭主義者,而是腳踏實地富於實際精神的人們。中國要有一大群這樣的先鋒分子,中國革命的任務就能夠順利的解決。”二是範文瀾同誌的格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這兩個座右銘的選擇和他人生的軌跡,都體現了胡華腳踏實地、富於實際和犧牲的革命精神。胡華是陝公的驕傲,是中國人民大學的驕傲!

1987年12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為胡華的逝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我懷著沉痛的心情為這位中國人民大學的功臣致悼詞。的確,“胡華同誌無論是在戎馬倥傯的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環境中,始終堅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堅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忠於人民,忠於革命,忠於黨和祖國的教育事業”。他“隻要一息尚存,就矢誌不移。他治學嚴謹、思路敏捷,在擔負繁重的行政、教學工作的同時,勤奮著述,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他“光明磊落,作風正派,平易近人,嚴於律己,處處表現出共產黨人不謀私利、一心為公的優秀品質和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進取精神。他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同誌滿腔熱忱,生活儉樸無奢求,深受師生們的尊敬和愛戴”。“胡華同誌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的優秀品質和作風將成為激勵我們深化教育改革,發展祖國教育、科學事業的力量。”這是中國人民大學黨組織和師生們對胡華的評價,也代表了我對這位尊敬的學者、戰友懷念的心聲。

《胡華文集》是我國中共黨史學科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我祝賀《胡華文集》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