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部分同樣是不為人知,隻有是超級勢力的高層們想讓世人知曉什麼了,才會公布出來,並且要知道這些東西,還要花上一些手段。
而疆域之所以會這麼大,當然疆域大的隻是三大聖殿了,其他的九宮四方閣,最大的也就是風林火山四大宮殿合起來的地界了,就叫風林火山地界。
因為四大宮殿之間沒有凡間國度的插入,所以世人也就這麼說,要真的說起風林火山的疆域也是直追武延地界了,但是那也是四大宮合起來的而已,風林火山其實是沒有這個意思。
而三聖殿疆域會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三大聖殿秉承“將聖殿的光輝最大的範圍普及到世人的身上”,意思就是說三大聖殿實力最強,所以責任也就最大,身為最強大的,那就要帶動整個天緣界的發展啊。
不過就是因為這一句什麼“聖殿的光輝”卻是得到不少人的嗤之以鼻,當然這都是心照不宣的。
既然你三聖殿要將光輝普照給世人,那為什麼三聖殿不直接將天緣界瓜分了,並且一並將九宮四方閣收為自己的公國,然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最後勝者主宰整個天緣界?那豈不就將“聖殿光輝”普照大地了嗎?
世人想法是這樣,但是三聖殿的高層是不是這樣想,那就無從得知了。不過至少現在還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
話歸正題,陳辰選擇的那個國家國號唐,是王朝級別的國度,也就稱呼它為唐王朝吧。
天緣界的凡間國度數不勝數,但是也有著國度的等級的劃分,當然這個劃分就不是根據疆域的龐大而來的劃分,不過至於這裏麵的劃分界限什麼,陳辰也沒有什麼興趣去了解,隻是知道了等級而已。
從低等到高等就是,小國、大國、公國、王國、帝國、王朝,其中帝國與王朝是一個概念,隻是稱呼不一樣而已。
其中若是真的要論述的話,其實也就隻有王國以上才能夠被稱為是真正的國度,因為公國一下,都是“國中國”,為什麼叫“國中國”,因為公國之下,都不是成立的國家,而是被“任命”的國家。
王國之上的國度君主,可以任命某人在自己的疆域上劃出一塊地方作為此人的領地,然後這就別叫做是公國,被任命為公國之後,每一年都要給“主人國”進貢,且“主人國”有權利在公國之中任意行事,公國君主的大臣也都是由“主人國”的君主親任。
公國之內,“主人國”還可以在其中劃出大國小國。
公國之下除了這些被自家的王國之上局限著之外,其他的公國之下的君主可以自行其是,就算引發戰爭,隻要不是反叛,都可以。
公國之下其實沒有什麼意義所在,就算天緣界的地圖山也不會規劃出來,因為公國隻是一種王國之上的君主們的消遣方式,也可以說是一種手段。
當然至於為什麼是手段,陳辰就不知道了,誰知道這種無聊的東西,在那些權力鬥爭中能夠有什麼妙用。
再說一說王朝與帝國的區別,王朝與帝國是同等強大的,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在細微上也會有所差別,這一點差別其實兩者的國民基數也就充分的表明了。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王朝崇尚和平,與他國都是外交優先,帝國就不同,帝國就崇尚戰爭,喜歡以暴力的手段,來針對一些王國,以及非常喜歡與同等的帝國與王朝挑釁。
之所以會說國民基數表明了區別,可以想想,一個總是喜歡戰爭的國家,有多少平民百姓會願意將這個國家作為賴以生活的地方啊。
而這唐王朝的稱謂就是“王朝”,陳辰會選擇在此遊蕩這也是原因之一啊,若是那種動不動就刀槍劍戟的帝國,在那裏遊蕩,說不定某一天就被抓的去參軍了。
琴潭聖殿可是有著規矩的,出門在外不僅要保持著琴潭的顏麵,同樣這像是這些大紛爭就不要去參與了。
而且陳辰自己也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出來一次,回去的時候就要琴潭出麵了。然後天緣界上又傳出各式各樣的謠言。至於謠言是怎樣的,陳辰都不敢去想象。
回想著之前在空間蟲洞中收集整理的一切,如今已經腳踏在唐王朝的邊界城池庭州的土地上,感慨著原來琴潭之外還有這麼多的事情啊是我所不了解,至少我現在知道連這個諾達天緣界一片邊角都算不上。
(PS:看標題就知道了,這一卷內容吵雨不在使用四字章節名了。當然這一章可能有些無趣,不過介紹的這些東西以後會用到,現在寫到了這裏,就順帶提了一下。不過關於王國什麼的介紹,現實什麼的毫無關係,記住這是異界,唐王朝也是一樣,吵雨做的隻是借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