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7章 火燒淩雲窟(1 / 3)

清晨一縷溫和的陽光光線透破雲層,照射在一汪池水中,平靜的池水中隨著天天遊動的小魚兒泛起蕩漾的波紋,把那溫和的光線反射向屋內的紅帷幔帳內。

兩具赤身交纏的雪白身軀,此時正在不斷的上下起伏,一上一頓又是一下一頓,最後數十次融合成的一次衝擊,“噗呲!”之中,兩具雪白的赤身像是要融入彼此的體內,緊緊的扣在一起,渾身一顫一顫的微微顫動。

就在他們停止了動作的那一刻,一副黑白分明的陰陽太極圖圖案在他們的身形顯現,托著兩人的身軀緩緩的漂浮到半空中,在他們的身下不斷的旋轉,天地和體內的氣,被陰陽太極圖彙聚交織到一起。

通過兩人的交泰連接的橋梁處,慢慢的擁入彼此的體內丹田中,在下方赤身雪白的女子,渾身散發出一層赤紅的光芒,隨後隱入她的體內消失不見,同時一股絲毫不弱於突破後的劍聖的氣勢,從女子的身上散發出來。

“嗬嗬,雪兒,想不到你這麼快就領悟了《陰陽補天訣》的奧義,不錯!看來夫君我要多多獎勵你才行!”

清爽的飽含磁性的聲音響起,同時還不忘聳動一下腰身,一起一伏之間,那兩肉交接之處的磨砂感覺,瞬間衝入他們的腦海心靈深處,舒爽的呻呤再次響起,兩個雪白的赤身之軀就這樣在虛浮在半空之中直接的參悟天地間的陰陽之道起來。

在岷江、青衣江與大渡河彙集之處,由於水流湍急,船隻每每在此觸礁沉沒,有鑒於此,唐朝時期,鄉民斥資建一大佛,以為鎮壓,取名為樂山大佛。

大佛蹲坐在岷江邊上,睜開他那雙巨大的佛眸笑看著這個世界的風雲變幻、花開花謝。

大佛淩然不動,靜靜的享受著萬家香火,一股古老神秘的氣息從大佛的身上出來。

大佛悠然神秘,笑看著莽莽岷江,但是更神秘莫測、讓人談之色變又讓人悠然神往的是大佛邊上那個小小的洞窟--淩雲窟。

在他靜靜的端坐之中,就自有一股氣蘊在無盡的散著,自古以來有多少騷人墨客、英傑梟雄、劍客豪俠之流從大佛的身上感受到這份深刻的氣蘊,從而把它沉浸自己的血液裏,刻畫在自己的骨子裏。

而不管他們感受到的是什麼樣的精神,不可否認的是大佛凝聚的是我炎黃華夏千年來的曆史文化積澱,這種積澱是博然廣大的,是值得人們去頂禮膜拜的。

淩雲窟,大佛邊上那個小小的洞窟,神秘莫測、讓人談之色變又讓人悠然神往。

隻因在淩雲窟裏麵流傳著無數神異的傳奇,有一種神異的力量在裏麵製造者一切的因果。

既引人入勝又讓人望而卻步,那股神異的力量在那裏麵吞噬了無數英雄豪傑的生命,也產生了無數的英雄神話。

雖然那種神異的力量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神秘的魔力,吸引著那些追求江湖夢武林人士。

但是以生命的代價去讓無數的武林人士止步不前,連那些高高在上的英雄豪傑也不例外。

淩雲窟裏麵連通著的是一個龐大的地宮,地宮綿延數千裏,這個神秘地宮有著三千六百個洞口。

有的或許處在高山之巔,有的或許處在深海之底,有的或許處在懸崖峭壁之下,有的或許處在深山叢林的荊棘叢中,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而樂山大佛邊的這個叫‘淩雲窟’的洞口,隻不過是這個神秘地宮無數洞口其中的一個,在這個連綿的大山脈中或明或暗的隱藏著進入其中的通道。

徐徐步至大佛膝上的左方,隻見大佛膝上左方的山壁上,山勢陡峭,懸崖峭壁,奇偉雄峻。

而在大佛膝蓋位置,有一高可容人的山洞,洞口刻著一句話:“水淹大佛膝,火燒淩雲窟。”

黝黑深沉的洞口,就如張口噬人的魔鬼,似隱藏著無限的詭異與危機。

朝陽隨著時間的漂移,藍天和白雲都換了色彩,烈日變成了夕陽,夕陽西垂,被兩座山峰托在了中間,晚霞溢空,流光炫彩,幻真幻實,飄渺無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