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4日)
改革國營工業企業領導體製,實行生產經營和行政管理工作廠長負責製,是整個經濟管理體製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雖然試點時間不長,工作是有成效的,並初步積累了一些經驗。要把試點工作進一步搞好,下一步應當注意抓好以下幾件事:
一是要堅持思想領先的原則,弄清楚黨中央、國務院為什麼要作出這個決策。要回顧總結我國企業領導製度的發展情況,正確汲取經驗教訓。建國初期,在東北和關內一些地方,學習蘇聯“一長製”的經驗,也叫廠長負責製。當時,實行這一領導製度,對於恢複生產,整頓生產秩序,開展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推動企業和整個經濟工作,都起了積極作用。存在的問題是,在某些方麵不能充分發揮企業黨委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企業職工當家作主的作用。所以,1956年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後決定國營工業企業實行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此一製度實行到“文化大革命”前夕。實行廠長負責製,應該認真總結曆史經驗,統一認識。繼承與發揚我們的優良傳統,克服與防止以往存在的問題和某些消極因素,把是非搞清楚,對我們現在進行廠長負責製試點很有現實意義。粉碎“四人幫”後,中央提出“黨委集體領導,廠長行政指揮,職工民主管理”三句話,實行兩個製度: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黨委領導下的職工代表大會製,據此,中共中央、國務院於1981年7月和1982年1月和6月先後製定並頒發了“三個條例”。“三個條例”的實施初步協調了企業三方關係。現在麵臨對外實行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新形勢,中央正在醞釀進一步改革企業領導體製,以加快四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這是我們麵臨的一個新的形勢。
二是要從實際出發搞好試點工作,防止“一刀切”。試點的目的是要“三加強”:加強廠長對生產經營和行政管理工作的統一指揮,加強黨委的思想政治領導和保證監督作用,加強職工當家作主和民主管理企業的作用。此次試點的成敗,關鍵在於領導班子,首先要選好廠長,廠長不僅業務上要強,有創新精神,敢於大膽負責,政治上也要強,要懂得黨的群眾路線,要有民主作風。試點中,廠長“組閣”也是一個關鍵,這一點,企業黨委要支持。黨委要積極推動改革,帶頭貫徹執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的《通知》精神,發動黨團員和全體職工進行試點,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完善。比如企業生產經營中重大問題決策采取何種形式,是廠務會議,還是工廠管理委員會,或者是別的什麼形式,哪種形式適合本企業應認真探索。企業內部各個方麵的關係的協調,由企業黨委負責,也可以由工廠管理委員會負責,或者采取黨政工團碰頭會的形式。根據具體條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實行廠長負責製,同時必須發揮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發揮廣大職工當家作主的作用。實行廠長負責製,要認真研究解決職工群眾當家作主,發揮主人翁作用的問題。這個問題十分重要,希望大家注意。作為一項新的製度,我們還沒有經驗,這就要求大家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實事求是,不拘一格。實行中千萬不要“一刀切”。
三是各級領導機關都要簡政放權,進行與企業改革同步的配套改革。各地區、部門要根據層層放權、權放一格的精神,堅決把應當下放的權力放下去,解決為基層服務的問題。廠長負責製試點,不僅是改革工廠領導體製的問題,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通知》的精神,應根據實際情況,凡是能夠試行改革的其他內容都應當試行,這必然涉及上層領導機關,涉及各級經濟主管部門改革的同步。所以說,實行廠長負責製,勢必帶動整個城市改革工作的進行。中央確定,大連國營工業企業全部進行廠長負責製試點,因此,如果城市經濟管理體製不改革,試點也搞不好,也難以進行。對此,有關主管部門要“鬆綁”、放權,為試點創造條件。當然,試點企業更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探索,創出新路。有所突破,試點才能成功。
四是加強領導。實行廠長負責製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黨委書記不能站在外邊,要親自抓這件事。企業裏要組織一部分人,從日常繁忙的第一線工作中解脫出來,組織一個“智囊團”或是研究小組,在試點過程中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注意分析研究,采取對策,加以解決。企業主管部門要加強檢查指導工作,及時了解新情況、研究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指導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