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北宋真宗時在朝中任宰相。

這一天正逢寇準五十壽誕,相府門前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為了把自己的壽慶辦得氣派一些,他特意派管家陳山攜帶1萬兩銀子去蘇杭一帶挑選歌童舞女,采辦古玩玉器。不久,陳山便滿載而歸。1萬兩銀子全都用光了,光是其中一株5尺高的珊瑚樹和兩尊翡翠壽星便花了4000兩銀子。壽慶這天,相府內大擺宴席招待前來慶賀的賓客。因為寇準少年喪母,他從小是由家中一姓劉的女仆帶大的,寇準尊稱她為劉媽媽,待她如生身母親一般。如今劉媽媽已70多歲,寇準特意在相府的西廊擺了一桌筵席,命侍女、丫環們陪伴劉媽媽。

突然管家陳山慌慌張張地走來,一見劉媽媽當即跪在地上哭著說道:“劉媽媽救我!”原來,陳山一早便忙著布置壽筵,一不小心將他剛剛從杭州花巨資采購來的5尺珊瑚樹失手打碎了。

劉媽媽一聽那株珊瑚樹是用幾千兩銀子買來的,不由一怔,心裏暗自思忖道:“相爺他為慶賀壽辰竟如此奢華,未免有些過分。當初太夫人臨終時,曾托付我好好照看他。如今看他這樣,我若不說他幾句,怎麼對得起去世的太夫人哪。”

這時,一位隨侍寇準的中軍尋到廊下,一見陳山,忙對他說道:“陳山,相爺喚你到後堂回話,還不趕快前去!”

陳山一聽頓時嚇得麵色如土,他一邊答應著一邊回頭連連哀求說:“劉媽媽,您可要救我一救啊!”劉媽媽望著陳山的背影,不由歎了口氣,為了不辜負太夫人的囑托,她決意要對寇準進行一番規勸。突然,劉媽媽腳下一滑一下子跌倒在地上。她仔細一看,原來是回廊內點的蠟燭太多了,蠟油流得滿地都是。劉媽媽一見這滿地的蠟油,心裏頓時感慨萬端,不由回想起當年的一段往事。原來寇準小時候,因為父親去世早,家境貧寒,無錢念書,母親每天晚上都要在燈下親自督促他學習。有一年遭逢大旱,家裏連買燈油的錢都沒有了。為了不耽誤兒子的學業,寇準的母親跑到山上采集鬆香代替燈油來照明,結果因為在山上受了風寒,回來後大病了一場。

想到當年的艱難情景,劉媽媽怎麼能不觸景傷情呢!她不由得失聲痛哭起來。

中軍聽到劉媽媽的哭聲忙跑出來勸解說:“劉媽媽,相爺正為陳山的事生氣,您就別在這兒啼哭啦!”聽中軍這麼一說,劉媽媽反而哭得更厲害了,她一邊哭一邊大聲說:“我心裏有傷心事啊,怎麼能不哭呢!”

兩人這一吵,寇準在堂內聽到了。出來一看,見劉媽媽滿麵淚痕,便誤以為是中軍得罪了劉媽媽,頓時把臉一沉,對中軍怒斥道:“你到底為什麼事惹得劉媽媽這樣傷心,還不快講!”

劉媽媽忙攔住寇準說:“中軍並沒有得罪我,相爺不要錯怪了他。”

“那到底是誰得罪了你?你隻管說出來,我一定為你做主。”

“蒙相爺恩養,相府中誰會來得罪我呢。我是為……”劉媽媽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