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朗,正適遠行。古道之外,長亭之旁,卻是雜草叢生,徒添一抹蕭瑟,令人感傷。

長亭旁,劉備簡雍關羽三人送別遠行的諸葛一家。

劉備望著諸葛亮閃過一絲不舍,這少年年紀輕輕就頗有智計,長大了必定不凡。隻是小友的叔父被表為豫章太守,諸葛亮年少必定要跟隨左右,他也不好強留。

“小友何必著急回豫章,如今廣陵尚不太平,不如等我三弟傳回消息再出發未遲。”

諸葛亮站於馬車之上笑了笑,一抹驕陽映照在他的臉上,顯得他笑容格外的燦爛。

“多謝劉使君這幾日的招待,我叔父的病情已然好轉,不好意思再打擾使君。”

諸葛亮抱拳道:“亮告辭了,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劉備抱拳,身後關羽簡雍二人也跟著行禮。

馬車緩緩起行,百餘名士卒跟隨在後。這些士卒劉備特意派遣的,諸葛亮倒也沒推辭。

簡雍瞧見劉備不舍的目光,眼裏閃過一絲不解,上前一步問道:“主公,為何不留下諸葛一家。”

劉備眼眸閃了閃,意味深長道:“此子聰慧,若是強留下來隻怕阻礙他的成長。如今結下善緣,將來或許還能相見。”

“雲長以為如何?”劉備轉頭問關羽。

關羽眼中閃過期待之色,捋了捋長髯,道:“善!”

……

廣陵城乃廣陵第一城,外有護城河,城牆高聳,可為固若金湯易守難攻。可是就在幾天前,廣陵太守趙昱就被殺害。

殺他之人乃是下邳相笮融。當初笮融聽聞狄墨的八千大軍在東海被楊軍殺敗,連忙帶著七千部屬,卷起糧草馬匹逃往廣陵,前來投靠趙昱。

趙昱欣然迎他進城,置辦酒席為他接風洗塵。奈何笮融眼饞廣陵的富庶,在宴席上殺害趙昱,吞並趙昱的部屬。

看到廣陵城府庫的糧食堆積成山,笮融又打起了募兵的主意。這個亂世隻有兵馬在手,才能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笮融一直深信此點。

經過幾日的動蕩,廣陵城人心惶惶,百姓不敢出門。不過這幾日笮融一邊安撫百姓,一邊開辦各種佛會,很快廣陵城有恢複往日的繁榮。百姓們紛紛大著膽子出門,參加各種佛會,廣陵城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郡守府

笮融手下主簿楊冶正在批改公文,一侍從走進來匆匆入內。

“楊大人,主公請您到大廳議事。”

楊冶看了來人,點了點頭,放下筆出了房門,不一會就到大廳。

“正榮,快坐。”

笮融瞧見楊冶進來,熱情招呼。

楊冶道了聲謝,坐下來忙問道:“主公不知喚冶前來有何要事?”

“正榮,你看。”笮融說完,將一封書信遞給楊冶。

楊冶打開信件細細看了起來,眉頭一皺,默然不語。

笮融見楊冶將書信放下,詢問道:“正榮,我們該當如何?”

楊冶沉吟道:“這必定是陶謙老兒使的手段,他聽聞我們殺了趙昱,故派他兒子來試探我們的態度。”

“如今斥候已經探知敵軍有五千人馬,今日就可到達,我們當如何行事?”笮融接著問道。